德國精神病學傢,建立瞭精神病學的分類系統。1856年2月15日生於德國新施特雷利茨,1926年10月7日卒於德國慕尼克。1878年畢業於維爾茨堡大學醫學院。後在著名心理學傢W.馮特的實驗室工作。1883年出版《精神病學綱要》((即使他聞名於世的《精神病學》教科書的第一版)。1885年任多爾帕特大學教授,6年後在海德堡大學執教,其間不斷完善自己的分類法,數次修訂所編教材。在他生前,這部書共出八版。他死後,後人整理出瞭第九版。1903年他任慕尼黑大學臨床精神病學教授,1922年任當時世界最有名的慕尼黑精神病學研究所所長。當時的精神疾病分類混亂,精神病學傢之間缺乏共同的語言,克雷佩林依據長期大量的臨床觀察,並使用病理學及實驗心理學等方法,首次對精神疾病進行分類。他將精神病分為外源性(由外因引起,可以治療)和內源性(生來便有,不能治愈)兩類。他還區分瞭早發性癡呆(精神分裂癥)和躁狂抑鬱性精神病。他指出早發性癡呆分為三種類型:緊張型以運動障礙為特征;青春型以不適當的情緒反應及行為為特征;偏執型以誇大或迫害妄想為特征。至今精神分裂癥仍沿襲此種分型法。20世紀初,他還親自到爪哇一帶進行精神病學調查,發表《比較精神病學》。因此,他也是跨文化精神病學的先驅。可以說,現代精神病的不同學派多多少少都受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