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體液原發CO2降低或[HCO3-]增高而致血漿 pH值上升的現象(此處原發是指非代償性增減而言)。酸堿平衡紊亂的一類。血漿PH取決於[HCO3-]與[H22CO3]之比,即pH∝[HCO3-]/[H2CO3](見酸堿平衡)。當[H2CO3]或CO2分壓因通氣過度而減少,或[HCO3-]因攝入堿或丟失H+過多而增高時,均可引起pH值上升,這就是堿中毒。前者的發生與呼吸有關,故稱為呼吸性堿中毒;後者與代謝有關,稱為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時,機體通過腎的代償,使[HCO3-]代償性降低;腎臟氫離子(H+)和NH4+排泌減少,HCO3-K+排出增加,Clˉ的回吸收增加。代謝性堿中毒時,機體通過抑制呼吸,使[H2CO3]或CO2分壓代償性升高,以減輕pH上升的程度,因此呼吸性堿中毒時pH雖有升高,仍可保持在7.35~7.45正常范圍。但若代償不足,血pH>7.45,這稱為堿血癥。堿中毒在臨床上雖不及酸中毒多見,但同樣可引起全身各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有時某些疾病本身並不構成對患者生命的威脅,但疾病引起的堿中毒卻可成為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臨床醫學各領域,都應重視堿中毒的診斷,並及時予以治療。臨床上有時可見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此時診斷、治療較為復雜。

  呼吸性堿中毒 各種原因引起換氣過度所致。

  病因 呼吸性堿中毒總的病因是肺通氣過度,CO2排出過多,使血中PCO2下降。肺通氣過度的常見原因有:①中樞性:呼吸中樞受刺激興奮,如顱內病變(感染、腫瘤、出血、外傷)、缺氧、發熱、疼痛,中毒性腦病,肝性腦病,妊娠及藥物中毒(如水楊酸鹽中毒)等。②肺性:如肺炎,哮喘早期,肺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③精神性:癔病性呼吸過度,小兒長時哭喊。④人工呼吸機通氣過度。

  臨床表現 呼吸性堿中毒時血漿中 Ca2+與蛋白質結合增多,使遊離Ca2+下降,病人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常感口周、四肢發麻,肌肉痙攣疼痛,偶有耳鳴。患者肌腱反射亢進,可發生手足搐搦癥,甚至全身驚厥發作。堿中毒時血紅蛋白與氧親合力增強,在微循環中,氧合血紅蛋白不易解離,可致組織缺氧。低碳酸血癥可引起腦血管痙攣,使腦血流減少,可致頭暈、頭痛、興奮、幻覺、昏厥,腦電圖有缺氧改變。堿血癥時心電圖可出現ST-T缺血性改變,嚴重時可致嚴重難治性心律失常。

  診斷 主要根據為呼吸深快,但並非由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血氣分析CO2分壓(PCO2)↓,HCO3-↓及pH↑,二氧化碳結合力↓。HCO3-代償性下降的原因是呼吸性堿中毒時腎臟排H+減少,使尿中HCO3-排出增多,腎產生新的HCO3-減少的結果。這是一種保持pH穩定的代償機制,但這種代償一般需2~3天才能達較充分程度,故急性呼吸性堿中毒時,[HCO3-]下降程度較輕,一般不低於18mmol/L,否則應考慮同時並有代謝性酸中毒。由於代償較差,急性呼吸性堿中毒時pH升高相對較明顯。慢性呼吸性堿中毒時,腎代償可較完全,CO2分壓每下降10mmHg,[HCO3-]下降2~5mmol/L ,pH升高相對較輕。由於腎排HCO3-增多,伴CIˉ回吸收增加,故病人血[CIˉ]常代償性增高。另外堿血癥時磷酸鹽進入細胞內,可引起血磷降低。

  治療 唯一有效的治療是糾正通氣過度。輕癥者常無需特殊處理,隨著原發病因消除而自行恢復。其他應設法消除引起通氣過度的病因,如糾正缺氧,控制顱內病變,降低呼吸機每分鐘通氣量或增加死腔等。短期吸入含3%CO2的氣體可能有幫助。若病人發生手足搐搦時,可靜脈緩慢註射鈣劑。

  代謝性堿中毒 因堿儲留,非碳酸或固定酸(外揮發性酸)丟失致體內pH趨向堿性。

  病因 常見病因有:①外源性供給堿性液過多。如為矯正代謝性酸中毒或治療消化性潰瘍而使用過多的堿性藥物。由於腎能排出過多的HCO3-,因此隻要腎功能良好,外源性給堿過多一般隻引起輕度、暫時代謝性堿中毒。②體內產生HCO3-過多。體內CO2+H2O

H 2CO 3→H ++ HCO 3 -(CA=碳酸酐酶),機體可通過丟失H +,使體內HCO 3 -產生。胃粘膜上皮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均能產生HCO 3 -。嘔吐頻繁時可丟失大量HCl(胃酸),此時胃粘膜細胞產生等量的 HCO 3 -進入血循環,使HCO 3 -/H 2CO 3比值升高,引起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若腎小管上皮排 H +及產 HCO 3 -過多,亦可致代謝性堿中毒,這常與利尿藥應用、鹽皮質激素過多及低鉀有關。鹽皮質激素過多見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惡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腎素瘤及巴特氏綜合征(腎素分泌過多癥)等。鹽皮質激素促進遠端腎小管排H +K +及回吸 Na +,所致低血鉀可促使腎小管細胞產NH 3增加,使腎小管產H +與之形成 NH 4 +,同時產生更多 HCO 3 -,並增加近端腎小管HCO 3 -回吸。其總的效應是代謝性堿中毒、低血鉀及血容量增加。另外低血鉀癥時,細胞內 K +外出與外液 H +進行交換,也可使外液[ HCO 3 -]暫時增加。③呼吸性酸中毒被迅速糾正時,容易引起代謝性堿中毒,這是因為呼吸性酸中毒時血中[ H 2 CO 3]增高,腎通過排H +使血[HCO 3 -]代償性增高,血中[CIˉ]亦降低,當迅速糾正呼吸性酸中毒,血中[H 2CO 3]迅速降至正常時,[HCO 3 -]的增高不能立即被糾正。④失氯性堿中毒。見於先天性失氯性腹瀉、腸絨毛腺瘤。由於糞便中丟失Clˉ和水,使血中H CO 3 -濃度相對增高。

  臨床表現 常為原發病所掩蔽。缺乏特異癥狀和體征。可表現呼吸淺慢,但實際臨床並不多見。並發低鈣時可引起腱反射亢進,甚至發生手足搐搦。但合並低鉀血癥時,全身肌張力低下。多數病人伴有脫水,而原發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所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多無細胞外液容量減少,且常伴有高血壓。

  診斷 病因常能對診斷提供線索,如較長時間的嘔吐或經常用利尿藥,就要考慮代謝性堿中毒的可能。代謝性堿中毒的血氣特點是HCO3-↑,PCO2↑及pH↑。但代謝性堿中毒時的呼吸代償最無效,因為要使呼吸變慢、變淺,以保留更多的CO2,就必然引起缺氧,缺氧能強有力地使呼吸增強,這就使 PCO2的代償性增加不明顯,一般[HCO3-]每增高1mmol/L,PCO2僅增加0.6mmHg,PCO2值罕能達到55mmHg。血[Clˉ]一般降低;並常伴低血鉀,這主要是由於代謝性堿中毒時尿排鉀增多所致。

  治療 首先應治療原發病。但與代謝性酸中毒不同之處為,單純治療原發病在多數情況下尚不能使代謝性堿中毒恢復,故尚需予以糾治。根據用生理鹽水治療是否有效,可將代謝性堿中毒分為以下兩類。

  ① 生理鹽水有效類,絕大多數代謝性堿中毒屬此類,包括嘔吐,胃液引流,用利尿藥,呼吸性酸中毒後,及失氯性腹瀉所致的代謝性堿中毒。患者多伴有脫水,尿[Clˉ]<10mmol/L(近12小時剛用過利尿藥者例外)。隻需靜脈滴註生理鹽水或其1/2~2/3張稀釋液、代謝性堿中毒即可被糾正。由於病人常伴有缺鉀,故宜同時補充鉀鹽。生理鹽水治療可擴充細胞外液容量,既可稀釋血中[HCO3-],使之有所降低,又可改善腎循環,促使過高的HCO3-由尿排出。隻有少數缺鉀極嚴重的病人,單用生理鹽水無效,補充較大量的鉀後,生理鹽水才能發揮治療作用。有的病人血容量不減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常不能耐受輸入較大量生理鹽水,可考慮用醋氮酰胺治療,因其可促使腎排HCO3-及K+。所失K+可通過口服或靜滴鉀鹽補充。

  ② 生理鹽水無效類,鹽皮質激素過多所致代謝性堿中毒屬此類。患者細胞外液容量一般無減少或反增多,常伴高血壓,尿[Clˉ]>20mmol/L。用生理鹽水無效。在原發病不能根治或根治前,為減輕病情,可采用安替舒通或氨氯吡咪治療,以抵消鹽皮質激素對腎小管的作用,因這些藥與醛固酮作用相反,能促使腎小管回吸K+,排出NaHCO3。為防止發生高血鉀癥,需每天查血鉀以指導用藥。

  鹽酸、氯化銨或鹽酸精氨酸治療適用於嚴重代謝性堿中毒需快速糾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耐受生理鹽水治療,或生理鹽水無效(如有進行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但用藥需十分謹慎。鹽酸濃度為100~150mmol/L,為防止對血管、紅細胞及其他組織的損害,輸液速度宜緩慢,隻能選較大血管輸入。氯化銨可口服或用0.9~2%溶液靜點,但可引起氨中毒,肝、腎功能不良者忌用。鹽酸精氨酸可引起高血鉀,有一定危險,故目前多不主張采用。

  代謝性堿中毒合並腎功能衰竭病人,可采用血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