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血管圓線蟲寄生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線蟲病。又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主要臨床癥狀為頭痛、項強直、嘔吐及低熱。本病流行於東南亞各國及太平洋島嶼,中國臺灣省也有流行,1970~1980年代,在廣州及海南島發現病例。

  廣州血管圓線蟲屬線蟲綱,圓線蟲目,血管圓線蟲科。系中國陳心陶(1933)首先在廣州的鼠類體內發現。雌雄異體,蟲體纖細,雌蟲長30mm上下,雄蟲稍短;成蟲寄生於鼠類的右心或肺動脈內內,蟲卵隨血流入肺在毛細血管造成栓塞,並在肺內孵出第一期幼蟲。幼蟲沿氣管移行至咽部,再被吞入消化道隨糞便排出體外。幼蟲在潮濕或有水的環境中可生存3周,若被某些螺或蛞蝓等中間寄主吞食或主動侵入這些中間寄主體內,經兩次蛻皮發育為第三期幼蟲,長期存在於螺體內。某些魚、蝦、蛙、蟹可吞食受染的螺類而帶有第三期幼蟲,成為轉續寄主。當人、鼠食入生的或半生的帶有第三期幼蟲的螺、魚、蝦、蛙及表面粘附幼蟲的蔬菜、瓜果後,幼蟲侵入胃腸壁的小血管或淋巴管,隨血流到達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腦組織內),經兩次蛻皮發育為童蟲,然後移行至蛛網膜下腔。人類非本蟲適宜的寄主,童蟲停留於人腦部不再發育。在鼠類體內,幼蟲又鉆回血管,隨血流進入右心或肺動脈,在該處發育為成蟲。

  在人體內本病病變多集中在腦組織,尤其是小腦、腦橋、延髓,主要為蟲體移行引起的組織損傷、局部血管擴張、嗜酸粒細胞性炎癥反應和肉芽腫性炎性反應。潛伏期為3~36天,主要表現頭痛、項強直,伴有惡心、嘔吐,重者出現驚厥或昏迷,亦可發生視力障礙、癱瘓,偶可導致死亡。腰椎穿刺發現腦脊液壓力增高,腦脊液混濁,白細胞計數多達500~2000/mm3,其中嗜酸性粒細胞常在20~70%之間,少數患者的腦脊液中可找到幼蟲或童蟲。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診斷並不困難。血清學檢查或皮內試驗也有助於診斷。噻苯噠唑治療有效。加強衛生宣教,改變吃生螺習慣,不吃被陸生螺類爬過的蔬菜、瓜果,積極捕殺鼠類都有助於本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