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發芽馬鈴薯引起的中毒。即龍葵堿中毒。一般馬鈴薯(洋山芋、洋芋、土豆)中含龍葵堿(茄堿、龍葵素),但在2~13mg/100g鮮重時,不會引起中毒。當儲存條件不好時,馬鈴薯發芽或皮變色後,龍葵堿含量可增至80~100mg/100g鮮重或更高。龍葵堿不溶於水,烹調加熱不破壞,一次口服200mg(相當於2.8mg/kg體重)可發生中毒。皮、芽及芽眼周圍龍葵堿含量高。龍葵堿為生物鹼,有阻止膽鹼酯酶活性的作用,並且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龍葵堿含量在20mg/100g鮮鮮重的馬鈴薯,一般認為可以食用。

  中毒潛伏期多為2~4小時(1~12小時)。先有口腔及咽部燒灼及刺激感,繼之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癥狀。輕癥則一兩天可自愈。嚴重者可反復嘔吐,腹瀉、興奮、瞳孔散大、抽搐、呼吸困難、意識喪失、呼吸麻痹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急救治療措施為催吐及洗胃,給高錳酸鉀、鞣酸或碳酸氫鈉溶液或濃茶水洗胃。脫水者給以補液。並行對癥治療。

  預防方法為將馬鈴薯儲存在低溫、無陽光照射的地方,防止生芽。中國及其他一些國傢批準用輻照防止發芽。

  生芽較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不宜食用。芽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圍部分,烹調時加適量醋,燒熟、煮透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