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傢。1907年8月10日生於湖南省會同縣楓木樹腳村。1926年11月在湖南常德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參加葉挺為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任教導隊班長。同年6月轉入中中國共產黨。參加瞭南昌起義,後隨朱德、陳毅轉戰閩贛粵湘邊。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到井岡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的連長、營長、支隊長、師長、軍參謀長、第7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歷次反“圍剿”。1934年7 月起,參與指揮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轉戰閩浙皖贛邊。先遣隊失利後同劉英率餘部挺進浙南,任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在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開辟浙南遊擊根據地,挫敗瞭國民黨軍多次“圍剿”,在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系的情況下,堅持瞭極其艱苦的三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新四軍第2支隊副司令員、先遣支隊司令員,率部挺進江南敵後,首戰韋崗告捷。後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副指揮,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新四軍東進北上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的方針,協助陳毅開辟江南、蘇北抗日根據地,參與指揮黃橋等戰役戰鬥。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後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蘇中區黨委書記,領導蘇中軍民挫敗日偽軍頻繁的“掃蕩”、“清鄉”,堅持和鞏固瞭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1944年春在新四軍對日攻勢作戰中,組織指揮車橋戰役。同年底,為迎接戰略反攻,率1師主力南渡長江,任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蘇浙區黨委書記,發展蘇浙抗日根據地,指揮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攻的天目山戰役。1945年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日本投降後,率部回師江北,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他體察軍事政治形勢的發展,建議在蘇中內線殲敵,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同譚震林一起指揮蘇中戰役,七戰七捷,鼓舞瞭解放區軍民敢打必勝的信心,為解放戰爭初期的作戰指導提供瞭實踐經驗。山東、華中野戰軍會師後,參與指揮宿北、魯南戰役。1947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在陳毅領導下,負責戰役指揮,進行瞭萊蕪、孟良崮等戰役。在組織指揮大兵團作戰中,用兵靈活,不拘一格。後和陳毅指揮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與劉(伯承)鄧(小平)、陳(賡)謝(富治)大軍密切協同,挺進中原。1948年4月,他從戰略全局考慮問題,提出暫緩分兵渡江南下,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仗的建議,被中共中央采納。陳毅到中原局和中原軍區工作期間,他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指揮瞭豫東戰役,在中原野戰軍一部協同下,進行大規模的攻城打援作戰。這次戰役的勝利,使中原、華東戰場的形勢出現新的轉折。同年9月,組織指揮濟南戰役。根據中央軍委意圖,他提出進行淮海戰役和將敵軍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的建議。11月起,任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成員,參與指揮淮海戰役,直接指揮華東野戰軍作戰。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渡江戰役,組織指揮上海戰役。南京、上海解放後,兼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的批評。後任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委員。他致力於堅持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加強總參謀部和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方針、作戰指導和國傢戰備、特種兵建設等問題,進行瞭探索和研究。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曾當選為中共第八屆至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82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還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4年2月5日病逝於北京。主要軍事著述有《戰時參謀工作》(1940)、《對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作戰方法幾個問題的探討》(1979)等論文和《粟裕戰爭回憶錄》(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