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將領、撚軍統帥。廣西人。1851年(咸豐元年)參加金田起義。1852年,在天王洪秀全左右擔任文職。1856年轉任武職,曾隨陳玉成轉戰皖、鄂。1860年,參加二破清軍江南大營、東征蘇、常之役。繼而隨陳玉成西征,1861年春攻入湖北。是年秋,封遵王。1862年(同治元年)奉陳玉成命與扶王陳得才進兵陝西,擴充實力。1864年回師援救天京,天京已陷,回救不及,兵敗湖北。11月,陳得才以兵敗自殺。賴文光遂與撚軍諸將張宗禹、任化邦等合作,以恢復太平天國為宗旨,,按照太平軍軍制整編捻軍,被推為統帥。他采取以走制敵的流動戰術,在豫、魯間屢挫清軍。1865年5月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全殲清軍僧格林沁騎兵隊。之後,率捻軍奔馳豫、魯、蘇、皖,粉碎曾國藩圈制戰略。1866年10月,命張宗禹等率部西進陜、甘,聯結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稱西捻軍;自與任化邦等在中原堅持鬥爭,稱東捻軍。次年初,在湖北安陸府(今湖北鐘祥)大敗清提督郭松林部湘軍和劉銘傳部淮軍,但在京山尹隆河戰敗,未能實現西入川、陜與西捻軍會合的計劃。6月冒險進入山東青、萊、登地區,陷入淮軍戰略圈套,雖苦戰南走江蘇,但主力損失殆盡。1868年1月5日,所部騎兵千餘人在揚州瓦窯鋪潰敗,傷重被俘,10月在揚州就義。

1868年賴文光重傷被俘後,由清方記錄的“供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