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漢王朝以強大騎兵部隊深入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擊敗匈奴襲擾勢力的一次遠程奔襲戰。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於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四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單於聞訊,轉移輜重,部署精兵於於大漠北緣,迎擊漢軍。

  漢武帝原擬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北進,聞單於東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命衛青部出定襄。衛青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於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回策應。衛青行千餘裡,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於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000騎出戰。至日暮,大風驟起,沙石撲面,衛青乘勢指揮騎兵從兩翼包圍單於。單於見漢軍兵強馬壯,自料難以取勝,率精騎數百,突圍向西北逃走,匈奴軍潰散。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寘顏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南面的一支)趙信城,殲近2萬人,燒其積粟還師。李廣、趙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後,同右北平郡(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會師,穿過大漠,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漢軍力戰,奪左賢王指揮旗鼓。匈奴兵潰逃。霍去病率部窮追,轉戰漠北,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一說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等地,深入2000餘裡,殲7萬餘人而還。

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漢軍作戰指導明確,準備充分,以騎兵實施突擊,步兵擔任保障,分路進擊,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