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洪武十四年(1381)秋至十五年春,明軍消滅元朝在雲南的殘餘勢力、實現國傢統一的作戰。

  明建國後,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等,繼續佔據雲南。朱元璋先後遣使招降,均被梁王所殺。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決意用武力攻取,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左、右副將軍,率步騎30萬征雲南。九月二十六,明軍進至湖廣(約今湖北、湖南)後,兵分兩路:一路由都督郭英領兵5萬,經永寧(今四川敘永)南下取烏撒(今貴州威寧);一路由傅友德率主力225萬,經辰州、沅州(今湖南沅陵、芷江),占普定(今貴州安順),直趨雲南。梁王派司徒平章達裡麻率兵10餘萬,至雲南東部門戶曲靖抗擊。

明攻取雲南之戰

  十二月十六,明軍乘大霧進抵曲靖東北之白石江。達裡麻隔江相望,大為震驚。傅友德采納沐英出奇制勝的建議,佯作正面攻擊,另派兵一部從下遊渡江,秘密迂回至元軍側後,在山谷間豎旗擊鼓,元軍頓時混亂。此時,沐英令勇士先行泅渡,主力乘勢過江,又出動騎兵搗其中堅,俘獲達裡麻以下2萬人。傅友德占領曲靖後,分遣藍玉、沐英率軍進攻昆明,自率兵數萬北上,以策應郭英進攻烏撒。十二月二十二,梁王逃離昆明自殺。次日,明軍進抵板橋(今昆明東),元右丞觀音保出城投降,藍玉等整軍入城。與此同時,郭英率軍到達赤水河,元右丞實卜引軍抵抗。傅友德率兵來援,實卜聞訊倉皇南撤。傅友德軍進占烏撒後,實卜復率部爭奪。明軍依山為營,乘勢攻殺,大敗元軍,並克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直達畢節,附近州縣望風歸降。

  十五年閏二月二十三,藍玉、沐英率部攻大理(今屬雲南)。大理城西倚點蒼山,東臨洱海,南北有上、下兩關,地勢險要。首領段明之弟段世,聚眾扼守下關。藍玉等到達品甸,先派王弼部由洱水進攻上關,鉗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胡海部出石門渡河,繞到點蒼山後,攀援而上,豎立旗幟。次日拂曉,明軍進抵下關,守軍驚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將士緊隨,殺進關內,與山上士兵兩面夾擊,攻占大理,俘獲段世。不久,明軍分兵攻取瞭雲南全境。

  此戰,明軍正確分析判斷敵情和地形,避實擊虛,出其不意,較快地取得瞭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