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期間,1815年6月18日,英普聯軍與法軍在佈魯塞爾以南滑鐵盧的決定性會戰。1815年3月,拿破崙一世由厄爾巴島逃回法國,迅速聚集舊部,進軍巴黎,重新稱帝,並立即組建軍隊。反法聯盟計畫調集70萬大軍,分路進攻法國。最早集中的英荷聯軍和普軍,首先進駐比利時。拿破崙一世為各個擊破敵軍,於6月15日率軍約12萬人進入比利時。16日,進行利尼會戰,打敗G.L.佈呂歇爾統率的普軍,隨即分兵(3.3萬人)追擊。18日,A.威靈頓公爵率英、荷、、比利時和漢諾威聯軍(6.7萬人、150餘門火炮)在滑鐵盧附近占領陣地,阻擊法軍。拿破侖一世於上午11時以優勢兵力(7.4萬人、240餘門火炮)率先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拿破侖一世對聯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未能突破聯軍左翼,又把主要突擊方向轉向敵軍中部,多次組織正面突擊,並逐次投入預備隊,未有明顯進展。在此期間,法軍騎兵雖曾兩次突入英軍陣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擊退。傍晚,佈呂歇爾率普軍趕到戰場,聯軍兵力轉為優勢,並立即開始反擊。拿破侖一世這時已無後備兵力,預定的援軍未能趕到。法軍難以抵禦,從而全線崩潰,拿破侖一世逃離戰場。在這次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幾千人;聯軍傷亡2萬人左右。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侖一世於6月22日宣佈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聖赫勒拿島。這次會戰表明:拿破侖一世對敵情偵察不夠,臨戰前分散兵力,初戰不利便改變決心,指揮不果斷。威靈頓在進行會戰決策、選擇陣地、組織防禦和協調聯軍作戰方面顯示瞭統帥才能。

拿破侖一世陷於絕境,法軍失敗(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