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J.戴高樂

  法國政治傢、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1959~1969)。1890年11月22日生於裡爾一教師傢庭。1912年畢業於聖西爾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在凡爾登戰役中受傷被俘。1920~19221年任法國駐波蘭軍事代表團成員,回國後在聖西爾軍校講授軍事史。1924年畢業於法國軍事學院。1932~1937年在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其間發表軍事著作,反對消極防禦戰略,大力倡導坦克戰,但這些主張未被當局采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升為第4裝甲師師長,在前線積極阻擊德軍。6月5日,擢升國防部副部長,從此由軍界進入政界。6月18日在倫敦英國廣播電臺發表著名的“六·一八號召”,呼籲法國人民在他領導下繼續抗戰。在倫敦他領導“自由法蘭西”(1942年改稱“戰鬥法蘭西”)運動,並逐漸建立起法國部隊,引起國際上的重視。1941~1944年先後組織和領導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外抵抗力量,與盟國一起作戰,為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1944年6月出任臨時政府主席。由於在國傢體制和憲法等問題上與3個政黨組成的左翼政府意見分歧,於1946年1月主動辭職。1947年組織法蘭西人民聯盟,自任主席。1953年宣佈退出政治活動,隱居鄉間,從事著述。

  1958年6月1日在法國陷入由阿爾及利亞殖民戰爭觸發的嚴重政治危機的緊急時刻,出任第四共和國末任總理。12月21日當選總統。提出新憲法草案,主張削弱議會權力,降低總理和內閣作用,擴大總統權限。第五共和國憲法於9月通過,1959年1月正式付諸實施。自此法國從資產階級議會制國傢改變為半總統制國傢。1965年戴高樂再度當選。任職期間結束瞭阿爾及利亞戰爭,1962年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接著完成整個法蘭西帝國的非殖民化。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大國控制,密切同聯邦德國的關系,積極推動西歐聯合,利用歐洲經濟共同體為本國謀利,反對超國傢歐洲,主張歐洲邦聯制。堅持發展法國獨立核力量,拒絕美國提出的多邊核力量計劃,抵制美蘇簽訂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1966年法國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仍保留為大西洋聯盟的成員。1964年1月27日法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建立外交關系。戴高樂政府對內大力發展本國尖端技術和新興工業,實現工農業現代化。1968年5月巴黎大學生上街遊行,得到各界支持,釀成“五月風暴”,戴高樂一度出走。1969年4月由於在兩項關於社會改革提案的公民投票中受挫,他宣佈辭職,後專心撰寫回憶錄。1970年11月9日在科龍貝雙教堂村病逝。著有《建立一支職業軍》(1934)、《法國和她的軍隊》(1938)、《戰爭回憶錄》(1954~1959)、《希望回憶錄》(1970)等。

  

參考書目

 Jean Touchard, Le gaullisme1940~1969, Seuil,Paris,1978.

 Jean Lacouture,De Gaulle,Seuil Pari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