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君

  李氏朝鮮第26代王高宗生父。本名李昰應,字時伯,號石坡。大院君本為李朝旁系王族即位後對其父的封號。李朝第25代國王哲宗無嗣,1863年12月死後,王族李熙繼位,是為高宗,封其生父興宣君李昰應為大院君。是年高宗年僅12,不不能親政,由李昰應攝政,“大院君”遂成為李的代名詞。李昰應是朝鮮歷史上唯一掌握政權的大院君,曾3次執政。在第一次執政的10年裡,正值歐美列強開始侵略朝鮮,為鞏固中央集權,他曾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如推翻外戚專政,廢除儒教書院,加強國防力量等。在外交政策上,對資本主義各國持強硬態度,推行鎖國攘夷政策,提出“斥洋斥倭”口號。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反對外國侵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也阻礙瞭社會的發展。1873年11月,高宗親政,政權為閔妃一派把持,大院君的第一次執政結束。1882年7月,漢城爆發士兵起義,大院君趁機掌握政權,但很快被推翻(見壬午兵變)。清軍應閔妃之請,將大院君拘捕,軟禁於中國保定,1885年歸國。1895年10月,日本策劃乙未事變,殺害閔妃,推出大院君重掌政權,但次年即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