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長為100~10米(頻率為3~30兆赫)的無線電通信。它有兩種傳播方式:天波傳播及地波傳播。中、遠距離通信使用天波傳播;近距離通信則使用地波傳播。

  地波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地被地面吸收,衰減很快,故通信距離近。其吸收和頻率有關,頻率愈高,吸收愈大。使用鞭形天線的戰術電臺主要採用地波通信,因此不宜使用太高的頻率。

  天波傳播依靠電離層反射。在離地面60公裡以上的稀薄大氣,被來自太陽和宇宙的的輻射所電離,形成帶有遊離電子的電離層。它按高度順次分為D、E、F層(見圖)。其中F層電離密度最高,電離層所能反射的最高頻率主要決定於該層的電離密度,因此 F層能反射短波波段中較高頻率的電波;E層電離密度較低,隻能反射短波波段中較低頻率的電波;D層的電離密度更低,不能反射短波,當電波穿過它時,僅起衰耗電波能量的作用。

電離層對短波無線電波反射示意圖

  電離層的高度和電離密度是不穩定的,隨著年份、季節、晝夜的不同而不斷地變化。所以,使用的頻率也應隨之變化,才能保證通信的質量,特別在拂曉和黃昏時候,如頻率改變得不及時或不恰當,甚至可能導致通信中斷。

  天波傳播時還存在多徑傳播現象,圖中實線是經電離層一次反射的電波,虛線是經電離層兩次反射的電波。在接收點會收到從同一天線發來但經過兩個以上不同路徑傳來的電波,這種現象稱為多徑傳播。這兩個電波互相幹涉,並隨著電離層的不斷變化,使接收點收到的電波振幅也劇烈地變化,這種現象稱為快衰落。它使短波通信不穩定,並使短波傳輸數據時的速率受到限制。

  短波傳播還易受太陽耀斑和核爆炸的影響,嚴重時往往使通信中斷。在此波段的雷電大氣噪聲電平也很高。因此民用通信已轉而使用微波接力或衛星等其他手段進行遠距離通信。但短波通信由於天波傳播的損耗小,可用較小的發信功率進行遠距離通信,所用設備又較簡單,故在軍事通信上始終將其作為重要手段之一,並設法克服其信道不穩定的缺點。

  軍用短波通信改進的方法,主要是信道的最佳選擇,即采用實時選頻的方法,用發射不同頻率的探測信號對電離層進行探測,以決定該時能使用的最佳頻率。另外還可采用新的調制制度、分集接收和能抗多徑效應的終端設備等辦法來改善短波通信的質量。短波信道由於其通頻帶窄,一般隻可通電報、電話、傳真等信號。如果傳輸數據,則目前傳輸速率一般不宜超過2400波特。傳輸數字保密電話,必須對話音先進行處理(例如用線性預測編碼的方法),將速率降到2400波特以內方能傳輸。軍用短波通信正進一步向提高通信質量,增強抗毀性、抗幹擾性以及操作自動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