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戴高樂

  法國將軍、總統。畢業於聖西爾軍校和巴黎陸軍大學。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登戰役中受傷被俘,直至停戰獲釋。戰後,曾任軍校教官和部隊的參謀、指揮職務。1932~1936年任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為上校,,先後指揮第5集團軍坦克部隊和坦克第4師在阿爾薩斯和索姆河地區作戰,屢建戰功。1940年5月25日晉升準將,6月6日就任P.雷諾內閣的國防和陸軍部副部長。巴黎淪陷後離法赴英,6月18日通過倫敦廣播電臺發表演說,號召法國人民繼續戰鬥。繼而發動“自由法國”運動,著手組建“自由法國”武裝力量。1943~1944年先後作為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和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首腦,領導“自由法國”武裝力量轉戰近東、非洲,參加解放法國本土的作戰行動,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很大貢獻。1945年11月當選法國臨時政府總理(翌年1月辭職)。1947~1952年領導“法蘭西人民聯盟”。1959~1969年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執政期間,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決定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並退出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的軍事機構。在軍事思想上勇於創新,反對因循守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曾發表論著,闡述在未來戰爭中戰鬥行動的機動性,以及坦克與空軍、步兵協同作戰的必要性;主張在法國建立一支約有10萬人的、具有積極進攻能力的機械化職業軍隊,但不為當局所重視。主要著作有:《敵人內部的傾軋》、《劍刃》(1932)、《建立職業軍隊》(1934)、《法國和它的軍隊》(1938)、《戰爭回憶錄》(1954~1956)及《希望回憶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