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聯軍於1942年11月在維希政府控制的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實施的登陸作戰。1942年夏,美、英為奪取北非要地,控制當地的戰爭資源,進而擊潰非洲的德意聯軍,決定在同年秋進行代號“火炬”的登陸戰役。此役,由美陸軍中將D.D.艾森豪任盟軍最高司令,英海軍上將A.B.坎甯安任盟軍海軍總司令。登陸部隊共10.7萬人,海軍艦艇有航空母艦1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9艘以及大批驅逐艦和掃雷艦,還有包括新式登陸艇在內的大批運輸艦艇,分編為3個特混混艦隊:東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少將H.M.巴勒指揮,輸送C.W.賴德少將指揮的美、英混編部隊前往阿爾及爾地區登陸;中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準將T.H.特魯佈裡奇指揮,輸送L.R.弗雷登德爾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奧蘭地區登陸;西部特混艦隊由美海軍少將H.K.休伊特指揮,輸送G.S.巴頓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法屬摩洛哥西海岸登陸。英軍航空兵擔任戰役掩護。10月22、26日,東部、中部特混艦隊分別自英國啟航,11月5日會合後,通過直佈羅陀海峽,先向東航進,駛至預定登陸地域北部時,突然轉向南航,於8日凌晨在各登陸點突擊上陸,達成戰役突然性。西部特混艦隊自10月23日起分批自美國本土啟航,為減小目標,迷惑對方,航渡中依次會合,頻繁改變航向,11月7日夜抵達登陸地域。次日凌晨突擊上陸,由於維希政府法軍中部分軍官接應盟軍突擊上陸,因而除個別登陸點戰鬥較激烈外,其餘大部分登陸點上的法軍很快停止抵抗。盟軍迅速鞏固登陸場並立即東進,插向陸軍元帥E.J.E.隆美爾指揮的德軍背後。德軍雖緊急部署反擊,但未能奏效。此役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大批登陸艦艇實施“由艦到岸”的渡海登陸戰役,為爾後西西裡島、諾曼底等登陸戰役提供瞭有益經驗。

盟軍在北非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