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德

  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女民族英雄,一譯冉·達克。生於法國東北部香檳和洛林交界處的棟雷米村。父母務農,篤信天主教。

  1415年英軍佔領瞭法國北部廣大地區,1420年,法國被迫簽訂《特魯瓦條約約》,依約法國王子查理被剝奪王位繼承權,退居南方,英王亨利六世兼領法國王位,羅亞爾河以北的法國領土屬於英國,由英國和親英的勃艮第人控制。法國人民與英軍開展遊擊戰爭。宗教虔誠和愛國熱忱使貞德自幼關心抗英戰爭的進程。1429年初,貞德求見查理稱上帝派她來拯救法國。此時法國形勢危急,英軍從1428年10月起圍攻奧爾良城已達數月之久,派往解救的部隊被殲。4月22日,查理任命貞德為軍事行動指揮馳救奧爾良城。5月初,貞德擊敗英軍,解奧爾良之圍。人民歌頌貞德的戰功,稱她為“奧爾良的女兒”。奧爾良戰役後,貞德率軍東進,直取蘭斯城。7月,查理在蘭斯大教堂舉行加冕禮,稱查理七世(1422~1461在位)。貞德聲譽日高,遭到查理七世周圍貴族的妒嫉。貞德迫切要求奪回巴黎,8月,在巴黎城下受創。1430年春,蘭斯西北的軍事重鎮貢比涅告急,貞德前往救援。5月23日傍晚,貞德帶領少數隊伍偷襲敵軍失利,撤退時城門已關閉,貞德被勃艮第軍俘虜。勃艮第人以高價把貞德賣給英國人,查理七世坐視不救,英國人把她押到魯昂,交給異端裁判所審判。貞德在關押期間,經受輪番審訊,堅貞不屈,最後被異端裁判所以“女扮男裝”、“妖術惑眾”等罪名判為女巫,處以火刑。1431年5月30日,貞德在魯昂廣場英勇就義。1456年,羅馬教廷撤銷對她的判決。1920年被列為聖女。巴黎高等法院規定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為全國貞德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