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中亞西部十多個小國的總稱。其王均以昭武為姓。“昭武”一詞的語源,尚無定論。西方學者把“昭武”比擬為 siyāwūš(古伊蘭民族間傳說的勇士之名)、Javugasa(見於大月氏王貨幣上的銘文)、schâba或 Jabgu(葉護)。有的學者認為佉盧文書中有一稱號 Cozbo,相當於粟特語佛教文獻中的γωβω,“昭武”為其對音。《新唐書》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為昭武九姓,而以東安國、畢國、帎捍、那色波附於其間,曹國又分為為東、西、中三國。另據《北史》、《隋書》,烏那曷、穆國、漕國也是王姓昭武的國傢。

  起源 昭武九姓的起源,尚無定論。根據《隋書》,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今甘肅臨澤縣),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

  6世紀中期昭武諸國相繼臣屬西突厥。隋大業(605~618)初年紛紛遣使來中國。7世紀中期歸附唐朝,設羈縻府州,受安西都護府統轄。同時開始遭受阿拉伯帝國侵襲。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賜封的王號,並利用突騎施的武力,反抗阿拉伯帝國。鬥爭長達一個多世紀,8世紀下半葉諸國才逐步消亡。昭武諸國概況如下:

  康國 康國(悉萬斤、薩末鞬、颯秣建),在今撒馬爾罕一帶。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在粟特文中康國王尊號為“粟特王薩末鞬主”。大臣三人,共掌國事。兵馬強盛,多是赭羯(意為戰士)。康國王世失畢曾娶突厥達度可汗(576~603)之女為妻。唐高宗永徽時(650~655)以其地為康居都督府,授其王拂呼縵為都督。萬歲通天元年(696)武則天封其大首領篤娑缽提為康國王。神龍時(705~706)中國人立突昏為王,旋因屈服於白衣大食而被廢。712年大食破其城國,國王烏勒伽投降並締結條約,但於開元七年即回歷百年(719)復上表請唐助其反抗大食。天寶三載(744)唐封其子康國王咄曷為欽化王。

  米國 米國(迷密,彌末,弭秣賀)治缽息德城(今片治肯特),與康國關系密切。隋時,其城主為康國王之支庶。唐貞觀十六年(642)為西突厥所破。永徽五年,即回歷33年(654)為大食所破。顯慶三年(658)以其地為南謐州,授其君昭武開拙為刺史。開元六年(718)二次遣使來唐的米國王當即粟特文書中的片治肯特領主迪瓦什蒂奇,他於706~722年間在位,720~722年僭稱粟特王、颯秣建城主,722年在穆格山城堡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殺。開元十九年(731)康國王烏勒伽請唐封其子默啜為米國王。天寶三載(744)唐賜米國王為恭順王。760年以後片治肯特廢棄。

  曹國 西曹,治瑟底痕城(今撒馬爾罕西北伊什特汗),與康國關系密切。隋時國無主,康國王令子烏建治之。開元十九年唐封康國王烏勒伽之子咄喝為曹國王。天寶三載賜曹國王為懷德王。中曹(伽不單、劫佈呾那),治迦底真城(在今撒馬爾罕西北之凱佈德)。東曹(率都沙那,蘇對沙那,蘇都識匿、窣堵利瑟那)首府佈恩吉卡特,一說在今烏勒提尤別,一說在烏勒提尤別西南16英裡之沙赫裡斯坦。722、740年曾屈服於大食人。但直到天寶十一載(752)尚上表唐朝請擊黑衣大食。

  何國 何國(屈霜你迦,貴霜匿)在今撒馬爾罕西面。永徽時以其地為貴霜州,任何國君為刺史。

  安國 安國(忸密、佈豁、捕喝)在今佈哈拉地區。王稱佈克哈拉·庫達喝,曾鑄造銀幣,募勇健者為柘羯。顯慶(656~660)時為安息州,任安國王為刺史。其王別頓之遺孀可敦在7世紀下半葉多次抗擊大食入侵。其子安國王篤薩波提一度被篡位,709~710年由大食埃米爾(異密)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篤薩波提為王,但開元七年(719)篤薩波提向唐上表乞師以抗大食,後被大食人所殺,篤薩波之子屈底波曾遣使來唐,751年為大食呼羅珊埃米爾阿佈·穆斯利姆所殺。阿悉蘭在位七年,被大食哈裡發下令殺死,其兄弟在位七年,於782/783年又被殺,其國遂亡。

  在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獻所稱的粟特境內,還有東安國(小安國、喝汗、喝捍),西安國(伐地、戊地、戎地),畢國和史國(乞史、羯霜那、佉沙)等國。除上述地域外,還包括石國與帎捍。

  石國 石國(者舌、赭時、柘支、柘折)在今塔什幹一帶。隋大業初西突厥射匱可汗殺其王石涅,令特勤匐職統其國。顯慶三年唐以瞰羯城為大宛都督府,授其王瞰土屯攝舍提於屈昭穆都督。713、714年大食埃米爾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侵入石國。開元(713~741)初封其君莫賀咄吐屯為石國王。開元九年(721)伊捺吐屯屈勒嗣立,請討大食。開元廿七年(739)莫賀咄吐屯復助唐擒突騎施可汗吐火仙,封為順義王。740年大食埃米爾納斯爾入侵。天寶九年(750)石國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羅斯,敗唐將高仙芝軍(見怛羅斯戰役)。天寶十二年(753)唐封石國王子那俱車鼻施為懷化王。石國至寶應元年(762)尚遣使朝貢於唐。

  帎捍(鈸汗)即拔汗那。

  上述諸國均在窣利(粟特)境內。

  火尋等國 火尋(呼似密、貨利習彌、過利)即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下遊兩岸地區。烏那曷,舊安息之地,都城在阿姆河西,東北去安國400裡,西北去穆國200餘裡。穆國,都城在阿姆河西,亦安息故地,東北去安國500餘裡,東去烏那曷200餘裡,今名查爾米。漕國,當即漕矩吒,都鶴悉那,今名加茲尼。8世紀初起臣屬罽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