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歷史上反抗外族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領導者,伊斯蘭教栽德派首領和封建君主(1904~1948在位)。1904年,葉海亞被其父指定為繼承人,接任伊斯蘭教什葉派栽德支派的伊瑪目職務(“伊瑪目”阿拉伯文原意為“首領”、“師表”,指伊斯蘭教教長和穆斯林社會首領)。同年,領導葉門人民舉行反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起義。經過長期鬥爭,迫使奧斯曼蘇丹於1911年承認葉門自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解體,葉海亞於1918年宣佈葉門獨立。獨立後的葉門處於部落武裝林立,中央央政權力量薄弱的狀況。為結束分裂的局面,他大力爭取或征討不服從中央政權的部落。1926年,終於把各部落聯合為統一的國傢。1928年,也門同蘇聯簽訂瞭友好和商務條約。1930年,葉海亞支持沙特阿拉伯阿西爾的謝赫反對沙特傢族。1934年沙特軍隊向也門進攻,最後雙方簽訂《塔伊夫和約》,蒂哈馬和奈季蘭並入沙特版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葉海亞政府奉行中立政策,挫敗瞭意大利法西斯企圖將也門納入其勢力范圍的陰謀,並於1943年與意大利斷交。戰後,葉海亞堅持中立與不結盟政策。

  葉海亞的封建神權政權,代表王室貴族、宗教和部落上層封建主的利益,對廣大人民實行專制統治和殘酷剝削,因而激起也門人民的極大不滿。1948年初,反對派發動政變,葉海亞於1月17日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