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匈牙利共產黨,成立於1918年11月24日,領導人庫恩·貝拉。1919年3月21日,匈共同匈牙利社會民主黨合併,成立匈牙利社會黨,共同創建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同年6月召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上更名匈牙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工人黨。1919年8月1日蘇維埃共和國失敗,黨組織遭到徹底破壞。1925年8月,在維也納重建匈牙利共產黨,並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由於霍爾蒂·米克洛什反動當局的迫害,該黨到1927年陷於癱瘓。1930年2月,匈共在莫斯科近郊召開第2次代表大會會。大會無視當時革命處於低潮的形勢,制定在國內組織大規模工人罷工和群眾示威遊行的方針,結果重遭鎮壓,一些領導人被捕或犧牲。1935年後,匈共根據第三國際第7次代表大會精神,致力於建立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把解決民主革命的任務列為首要日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匈共號召全國人民參加反法西斯同盟,為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的匈牙利而鬥爭。1942年2月創辦《自由人民報》。1943年5月共產國際宣佈解散,一個月後,匈共中央決定自行解散,接著,成立和平黨。1944年5月,在和平黨領導下建立瞭包括社會民主黨、小農黨和民族農民黨在內的反法西斯組織“匈牙利陣線”,匈牙利人民進行瞭反法西斯武裝鬥爭。同年9月恢復匈牙利共產黨的名稱。1945年4月全國解放時,匈共已擁有15萬黨員。1947年全國大選,匈共在國會中成為執政的第一大黨。1948年6月,匈共和社會民主黨舉行聯合代表大會,合並為匈牙利勞動人民黨,拉科西·馬加什任總書記。由於他制造個人崇拜,推行宗派主義和錯誤路線,引起黨和國傢政治生活及經濟領域的危機,嚴重破壞黨同群眾的關系。1956年6月中央全會揭露瞭上述錯誤,但未及時予以糾正,最終導致同年10月的匈牙利事件。1956年11月1日,匈共組成以卡達爾·亞諾什為首的臨時中央委員會,改稱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黨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國內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1975年3月17~22日,召開黨的第11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的黨綱指出,要在最近的15~20年內把匈牙利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傢。1985年3月25~28日,黨召開第13次代表大會,選舉卡達爾·亞諾什繼任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89年10月8日,黨的第14次代表大會通過決議,終止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工作,在該黨基礎上成立匈牙利社會黨。16日原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馬克思主義統一綱領派”宣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仍然存在。12月18日原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部分黨員不同意改變黨的名稱,重新召開黨的第14次代表大會,推選蒂爾邁爾·久洛為黨中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