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加諾

  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印尼共和國總統(1945~1967)。1901年6月6日生於東爪哇勿裏洞。從中學時代起,蘇加諾對各種政治思想兼收並蓄,博覽群書。1926年畢業於萬隆工學院建築專業。同年在《青年印尼》雜誌志發表題為“民族主義、伊斯蘭教、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立場。在以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統一和民族獨立為特征的蘇加諾民族主義思想形成過程中,M.K.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起瞭重要影響。1927年,蘇加諾創立“印尼民族主義聯盟”,任主席。同年12月,在他倡議下,該聯盟與至善社、伊斯蘭聯盟等組成印尼民族政治團體協商委員會(簡稱印尼民族政黨聯盟)。翌年,印尼民族政黨聯盟改組為印度尼西亞民族黨,他任主席兼機關報《印尼團結報》主編。從此,蘇加諾開始實踐其民族主義政治思想的生涯,並成為印尼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1929年荷蘭殖民當局將他逮捕並提交法庭審判。1930年,蘇加諾在法庭上發表著名的“印度尼西亞的控訴”的辯護詞,深刻揭露和控訴荷蘭殖民統治對印尼的野蠻掠奪和剝削的罪行。1931年蘇加諾獲釋,次年參加旨在爭取印尼完全獨立的印度尼西亞黨。1933年蘇加諾再遭逮捕並被流放,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3月始被日本占領軍當局釋放返回爪哇。

  日本占領期間,蘇加諾采取與日本占領當局合作的立場,先後出任日本占領者建立的民眾力量總會和爪哇奉公會主席。與此同時,利用合法身份與其他印尼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一起積極進行印尼民族統一和民族獨立的宣傳。1945年上半年,蘇加諾先後參加“印尼獨立籌備調查委員會”和“印尼獨立籌備委員會”,幻想在日本的幫助下取得民族獨立。1945年6月,蘇加諾發表“信仰神道、人道主義、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公正”的建國五項原則演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印尼人民掀起爭取民族獨立的八月革命高潮。8月17日,蘇加諾和哈達簽署《印尼獨立宣言》,宣佈成立印尼共和國,蘇加諾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949年荷印(尼)圓桌會議協定簽字後,出任印尼聯邦共和國總統。1950年印尼再度成立統一的印尼共和國,蘇加諾仍任總統。1959年恢復1945年憲法,蘇加諾兼任總統制內閣總理,推行“有領導的民主”政治統治體制。蘇加諾在執政期間,對外奉行反帝、反殖的獨立外交政策,對促進1955年第一次亞非會議的召開和加強亞非人民團結,發展不結盟運動作出瞭重要貢獻。曾三次訪華。

  1965年“九·三○”事件後,其總統權力逐步被剝奪,1967年被撤銷總統職務,並被軟禁。1970年病逝。

  

參考書目

 C.L.M. Pender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karno,Sidgewick & Jackson, London,1974.

 J.D.Legge , Sukarno; a Political Biography,Praeger Publisher, New York,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