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23日由埃及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這次革命是埃及歷史的轉捩點,它推翻瞭法魯克王朝,由自由軍官組織改組的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瞭政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埃及國內政治和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廣大人民、士兵和下級軍官對以法魯克國王為首的封建統治極為不滿。他們要求廢除英埃同盟條約,改變現行制度,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成為埃及革命的領導力量。自由軍官組織成立於19945年,由在軍事學院任教的納賽爾同阿卜杜勒·哈基姆·阿邁爾、查卡裡亞·毛希丁、卡邁勒·侯賽因等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青年軍官建立,吸收愛國的中下級軍官參加。其宗旨是:反對英國的占領;反對法魯克封建王朝的腐敗統治;要求埃及人管理自己的國傢。1948年5月,巴勒斯坦戰爭爆發,自由軍官組織在前線進行秘密活動,影響日益擴大。

  1950年初,成立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納賽爾當選為主席。1950年下半年,秘密出版《自由軍官之聲》報和一些小冊子,主張建立愛國軍隊和代議制政府,並與其他黨派和某些報社接觸以擴大影響。到1952年初,自由軍官組織成員已達數百人,遍及軍隊的各個兵種。1952年1月6日,開羅軍官俱樂部管理委員會進行改選,自由軍官組織的代表以多數當選,法魯克國王立即下令解散軍官俱樂部管委會,同時借故作人事調動,企圖分散自由軍官組織的力量。這次沖突,促使該組織決定提前采取推翻封建王朝的行動。

  7月22日夜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發動革命。參加革命的部隊首先逮捕瞭全部高級軍官,隨後分頭占領各兵種的重要據點以及重要的機場、橋梁和廣播電臺等。到7月23日清晨,部隊已取得勝利,控制瞭局勢。26日宣佈廢黜國王法魯克,以其子繼位,同時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由穆罕默德·納吉佈任主席,納賽爾任副主席。新政權宣佈沒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會等級和貴族稱號,廢除1923年憲法,頒佈《土地改革法》。次年宣佈永遠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國。

納賽爾(前左1)和革命指導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