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寺公望

  日本政治傢,歷經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元老。1849年12月7日生於京都,右大臣德大寺公純次子。3歲時過繼給宮廷貴族西園寺師季。自幼擔任天皇侍從、右近衛中將等職。早年曾參加倒幕維新運動和討伐舊幕府軍的“戊辰戰爭”(見見明治維新),後歷任明治政府參與、越後府知事等職,為貴族中少有的開明政治傢。1871年赴法國留學,受到法國自由主義思想影響。1880年回國後,創辦明治法律學校(明治大學前身),教授法國憲法。1881年與自由民權活動傢、思想傢中江兆民等人創刊《東洋自由新聞》,任社長兼主筆。因宣傳自由民權論,政府令其辭職,該刊不久被迫停刊。1882年隨伊藤博文赴歐洲考察憲法。1885~1891年歷任駐奧地利公使、駐德國公使兼駐比利時公使。回國後,歷任賞勛局總裁、法典調查會副議長、貴族院副議長、樞密顧問官等職。1894~1896年及1898年,兩度任文部大臣,提倡西方教育方針,強調發展科學教育。1900年任樞密院議長後,曾臨時兼任內閣總理大臣。1903~1914年,任立憲政友會總裁。1906年1月~1908年7月任內閣總理大臣,實行鐵路國有,並在中國東北建立殖民侵略機構南滿洲鐵路股份公司。1911年8月~1912年12月再次任總理大臣,因推行緊縮財政政策與主張擴充軍備的軍部對立,被迫辭職。此後作為政界元老受到日本天皇特殊待遇。1919年,以日本首席全權代表身份出席 巴黎和會(1919),為日本爭得與歐美列強同等的地位,並參與決定侵掠中國山東權益的活動。1920年受封公爵。元老松方正義死後,他成為唯一的元老重臣,身為天皇最高顧問,每次內閣變動時向天皇推薦繼任總理大臣人選。他力圖健全政黨內閣制,對抑制軍部勢力起過一定作用。1940年11月2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