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末~16世紀初形成俄羅斯統一國傢。1721年稱俄羅斯帝國。1917年十月革命後誕生瞭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22年底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簡稱蘇聯。

  蘇聯地跨歐、亞兩洲,北臨北冰洋,南至帕米爾,西瀕波羅的海,東到太平洋,同12個國傢接壤:西方為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南方為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東南方為中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面積積2240萬平方公裡。人口2.8億(1986)。民族有100多個,人數在百萬以上的有22個,其中俄羅斯人占全國人口52%以上,其餘為烏克蘭人、烏茲別克人、白俄羅斯人、哈薩克人、韃靼人等。主要宗教有基督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俄語。首都莫斯科。

  封建主義時期 從9世紀起,到1861年農奴制改革前,俄國封建主義時期歷經約1000年。

  基輔羅斯 在蘇聯境內,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公元6世紀,東斯拉夫人散居在德涅斯特河以東、第聶伯河中遊一帶,以後逐步向第聶伯河上遊、奧卡河、伏爾加河上遊、道格瓦河地區擴展。9世紀,東斯拉夫人原始公社制度日趨瓦解,出現富人和窮人,產生階級。862年,以留裡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奠都諾夫哥羅德,此為俄國歷史上留裡克王朝的由來。879年留裡克死,奧列格攝政。882年,奧列格征服基輔及鄰近各公國,遷都基輔,形成一個大公國-基輔羅斯(見彩圖)。它是早期封建國傢。起初,統治階級主要的剝削方式是征收貢物。基輔大公率親兵隊每年到各地作一次“巡行征賦”。多次出征黑海、裡海、多瑙河一帶,同拜占廷有著密切聯系。988年,基輔羅斯從拜占廷帝國接受希臘基督教(東正教),定為國教。11~12世紀,基輔羅斯封建生產關系進一步發展。不但基輔王公、親兵和從村社分化出來的富人大量掠奪土地,教會、修道院也成為土地所有者。失去土地與自由的農民處於對地主的依附地位。這種封建剝削關系在當時編纂的《羅斯法典》有所反映。12世紀,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基輔羅斯各地大貴族的勢力隨之增強,王公之間為爭奪基輔大公的繼承權彼此混戰,基輔羅斯分裂為若幹獨立的公國。

基輔羅斯對保加爾人的戰爭(上圖:基輔大公率軍前進;下圖:969年基輔羅斯征服多羅斯達)

  俄羅斯國傢的形成 1237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率軍西侵羅斯,先後攻陷諾夫哥羅德、基輔、莫斯科,在伏爾加河下遊建立金帳汗國。從此,東北羅斯(後稱俄羅斯)處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西南羅斯(後稱烏克蘭)和西部羅斯(後稱白俄羅斯)歸並於波蘭和立陶宛。

  在東北羅斯中,莫斯科公國封建土地所有制最發達,具備有利的地理條件,並為金帳汗國所信任,日漸強大,成為東北羅斯的政治中心。15世紀末~16世紀初,伊凡三世·瓦西裡耶維奇(1462~1505)和瓦西裡三世(1505~1533) 統治時,莫斯科公國相繼征服各公國,結束東北羅斯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統一的俄羅斯國傢,徹底擺脫蒙古人兩個多世紀的統治。

伊凡雷帝殺子

  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自稱為沙皇,實行一系列的改革,打擊封建割據勢力,建立中央管理機構。對外炫耀武力,大肆侵略擴張。1552年滅喀山汗國,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國,占領伏爾加河流域。繼而企圖把版圖伸展到波羅的海,進行瞭25年的立窩尼亞戰爭,以失敗告終。伊凡四世死後,其子費多爾·伊凡諾維奇昏庸無能。1598年,國舅波利斯·戈都諾夫篡奪皇位,留裡克王朝遂告結束。外族利用俄國內部動亂,乘機入侵。1605年,偽德米特裡一世在波蘭地主支持下進入莫斯科,充當沙皇。1606年,偽德米特裡一世被殺。大貴族推舉瓦西裡四世·舒伊斯基為沙皇(1606~1610在位)。同年,為反抗農奴制壓迫,爆發鮑洛特尼科夫起義。1607年,偽德米特裡二世在波蘭國王支持下向莫斯科進軍,由於俄國人民奮力抵抗,未能得逞。1610年,莫斯科大貴族廢黜叔伊斯基,承認波蘭王子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薩為沙皇。1612年,由К.米寧和Д.М.波紮爾斯基領導的民軍從下諾夫哥羅德開進莫斯科,趕走瞭波蘭人。1613年,在縉紳會議上,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被推舉為沙皇,開始瞭羅曼諾夫王朝。

  17世紀時,地主階級進一步加緊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1649年法典取消瞭地主追捕逃亡農民的限期,徹底剝奪瞭農民離開主人的權利,從法律上確立農奴制度(見俄國農奴制度)。殘酷的壓迫激化瞭農民的反抗鬥爭。1667~1670年,在頓河、伏爾加河一帶爆發拉辛起義。

  沙皇政府一面鞏固對內統治,一面繼續向外擴張。1654年,俄國利用烏克蘭人民反對波蘭統治的機會,進攻波蘭。1667年,迫使波蘭放棄斯摩棱斯克和東部烏克蘭,基輔及附近地區由俄國占有兩年(以後永遠割歸俄國)。在東部,俄國殖民主義者深入整個西伯利亞,直達鄂霍次克海。17世紀中葉,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中俄尼佈楚議界條約》、《黑龍江界約》(即《尼佈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俄羅斯帝國的建立和農奴制危機 17世紀,俄國已經出現手工工場(大多數是以農奴勞動為基礎)和全國統一的市場。由於農奴制的束縛,俄國在經濟、軍事、文化上仍很落後。18世紀初,彼得一世適應地主和新興商人階級的要求,對內實行改革,加強瞭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在文化上獲得顯著進展;對外爭奪世界霸權,通過北方戰爭奪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國由一個內陸國變為瀕海國,開始躋身於歐洲強國之列。1721年,參政院授與彼得“皇帝”尊號,俄國開始稱為俄羅斯帝國。彼得的改革和連年戰爭加重瞭人民負擔。在其統治年代,農民反抗鬥爭高漲。1705~1706年爆發瞭阿斯特拉罕起義。1707~1708年,頓河和伏爾加河一帶爆發佈拉文起義。

北方戰爭——漢科角戰役

  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期(1762~1796),貴族擁有更大的特權,農民被剝奪控告地主的任何權利,農奴制發展到頂峰。廣大農民的反抗鬥爭也出現新的高潮。1773~1775年,爆發瞭普加喬夫起義,猛烈地沖擊瞭封建農奴制的統治。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一世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繼承者。俄國擺脫七年戰爭後,又投入對土耳其的戰爭(1768~1774、1787~1791),重占亞速夫,奪取黑海出海口。夥同普魯士、奧地利對波蘭的三次瓜分(1772、1793、1795)。她極端仇視法國大革命,同法國斷絕外交關系,並準備聯合歐洲反動君主,幹涉法國革命。保羅一世(1796~1801在位)積極參加第二次反法同盟。1812年,俄國人民進行瞭反對拿破侖一世侵略的衛國戰爭,把法軍逐出國門(見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1814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ID=ya_e]出席維也納會議,在他的倡導下,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締結反動的神聖同盟,竭力維護歐洲反動君主統治,鎮壓人民革命。1848年,歐洲爆發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俄國出兵40萬,殘酷鎮壓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革命。沙皇俄國成為歐洲反動勢力的主要堡壘。

  19世紀初,俄國吞並拿破侖一世強行建立的華沙公國的大部分地區,建立波蘭王國,芬蘭也被俄國征服,俄國皇帝兼任波蘭王國的國王和芬蘭大公。俄國還以挽救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免於土耳其和波斯壓迫為借口,先後吞並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境內12個汗國。接著,沙皇政府開始征服北高加索和中亞細亞。沙皇俄國成瞭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成瞭奴役各族人民的監獄。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俄國農奴制趨於解體,資本主義因素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成長。新生的資本主義和落後的農奴制度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各地人民革命運動不斷高漲,統治階級內部也發生瞭分化。1790年,貴族革命傢А.Н.拉吉舍夫首先公開揭露農奴制的殘酷和腐朽,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沙皇制度。在反對拿破侖的戰爭中,俄國貴族中的先進代表受到法國革命的影響,對農奴制度和專制制度更加不滿。他們組織秘密的革命團體-北方協會和南方協會,提出消滅農奴制度、改造俄國社會的各種方案。南方協會的綱領最激進,主張農民連同土地一起解放,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825年12月26(俄歷14)日,參加北方協會的一群革命軍官率領自己的兵團在彼得堡舉行起義。不久,南方協會也在烏克蘭發動起義。這是俄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的武裝起義,史稱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雖被沙皇政府殘酷鎮壓,但他們的革命鬥爭促進瞭人民的覺醒。

  資本主義時期 在俄國歷史上,1861年改革標志著資本主義時期的開始。這一時期以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而告結束。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關系迅速發展,農奴制危機進一步加劇。1853~1856年俄國在克裡木戰爭中的失敗,暴露瞭農奴制的落後與腐朽。各地反對農奴制度的農民暴動和起義此起彼伏。在這種形勢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迫進行改革,於1861年3月3日(俄歷2月19日)宣佈廢除農奴制度。農民獲得人身自由,享受公民權利,也獲得一部分土地,但必須交納贖金。之後,沙皇政府還進行瞭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瞭生產力,標志俄國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改革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工業中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操作而居統治地位,鐵路、工廠有瞭明顯的發展。

  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對新的土地、市場和原料的追求,刺激著統治階級瘋狂地對外掠奪。從19世紀50年代起,沙皇政府通過侵略戰爭強迫中國清政府簽訂《中俄瑗琿條約》、《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伊梨條約》等不平等條約,攫取瞭150多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1877~1878年,沙皇政府挑起對土耳其的戰爭,奪得一部分土耳其屬地。19世紀80年代,俄國完成對中亞的征服,把佈哈拉汗國、浩罕汗國、希瓦汗國以及土庫曼諸部落變為自己的殖民地。

  1861年改革後,俄國還保留大量的農奴制殘餘,主要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制度。廣大農民繼續為土地和自由而鬥爭。19世紀70年代,民粹派代表農民的利益,組織革命團體,在知識分子、農民中間進行宣傳鼓動,號召推翻沙皇制度。1874年,民粹派發動“到民間去”運動,企圖喚起農民反對地主和沙皇制度。但是,他們並不真正瞭解農民,農民也不跟著他們走。“到民間去”運動失敗後,民粹派內部發生分裂。一部分人主張采取個人恐怖手段實現革命。另一部分人繼續走過去的道路。1881年3月1日,擁護恐怖手段的民意黨人乘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出遊之機,將他炸死在彼得堡。但是,恐怖手段並不能推翻沙皇制度,亞歷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執政後更加重瞭對人民的壓迫。

  民粹派進行革命活動的時期,工人運動也相繼展開。19世紀60年代出現自發的罷工鬥爭。70年代,罷工頻繁,開始建立工人階級組織。1875年,在敖德薩成立南俄工人協會。1878年在彼得堡建立俄國北方工人協會。80年代,工人罷工以更大規模展開。1885年莫羅佐夫紡織工廠罷工,是最為著名的一次罷工。

  工人運動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奠定瞭基礎。1883年,Г.В.普列漢諾夫在國外創立勞動解放社,宣傳馬克思主義,批判民粹派的錯誤。但是,普列漢諾夫否定農民的革命作用,否定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這使他後來走上機會主義的道路。徹底批判民粹派的錯誤,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由В.И.列寧完成的。

  帝國主義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農奴制殘餘仍然是俄國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經濟上對西方資本存在著依賴性。俄國投入瞭兩個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對抗之中。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1900~190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大大加重瞭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工人運動開始由經濟罷工過渡到政治罷工和街頭示威遊行。農民運動也有瞭新的發展。

  1898年,在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1903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2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瞭黨的綱領,提出瞭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最低綱領和實現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最高綱領。會上形成以列寧為首的佈爾什維克(多數派)和以Л.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少數派)兩個派別。以後,這種組織上的分歧發展為政治上的分歧。孟什維克墮落為機會主義派別。列寧和佈爾什維克堅持第2次代表大會確定的路線,領導全國人民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鬥爭。

  1905年革命 1904年,爆發俄國同日本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東亞霸權的帝國主義戰爭。日俄戰爭中俄國的失敗加速瞭革命的到來。1904年底,巴庫工人大罷工是革命來臨的先聲。1905年1月22日,彼得堡約20萬名工人向沙皇進行和平請願,遭到反動軍警的屠殺,史稱“流血的星期日”。全國人民掀起廣泛的抗議運動,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始,列寧和佈爾什維克大力加強對這次革命的領導。10月,發生全俄政治總罷工,罷工總人數達200萬左右。沙皇政府被迫做出讓步,頒佈《十月十七日宣言》,答應成立代議機構國傢杜馬。佈爾什維克揭露瞭宣言的虛偽性。12月,莫斯科工人舉行武裝起義,其他許多城市也舉行起義。由於缺乏集中統一的領導,十二月武裝起義被沙皇政府殘酷鎮壓。1906~1907年,先後召開瞭第1屆和第2屆國傢杜馬。這時革命已經轉入低潮,沙皇政府便背棄諾言把兩屆杜馬都解散瞭。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遭到失敗。

1905年革命中的莫斯科普列斯尼區

  在П.А.斯托雷平反動統治的年代(1907~1911),反革命勢力猖獗,絞架林立,革命者和工農群眾遭到血腥報復,佈爾什維克黨組織被迫轉入地下。資產階級公開投入沙皇制度的懷抱。孟什維克主張取消秘密的黨組織,在佈爾什維克中則有人主張取消合法鬥爭。列寧為黨制定瞭正確的對待杜馬的策略,把秘密工作和合法鬥爭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困難的條件下堅持革命鬥爭。1912年,以勒拿金礦工人罷工為標志,全國革命運動進入新高潮。1914年夏,工人運動已經接近1905年的規模,農民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也深入和廣泛地展開。

  帝國主義戰爭與二月革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皇俄國是挑起這次帝國主義戰爭的罪魁之一。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以列寧為首的佈爾什維克黨提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號召各國人民掉轉槍口,反對本國反動政府。從1915年起,俄國革命運動重新走向高潮。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亦愈演愈烈。

  1917年初,俄國人民反對沙皇制度、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浪潮遍及全國。3月8日(俄歷2月23日),彼得格勒女工和婦女響應佈爾什維克黨的號召,舉行示威遊行,反對饑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10日,彼得格勒罷工人數達到25萬。11日,罷工開始轉變為武裝起義。佈爾什維克黨中央局發表宣言,號召人民起來進行反對沙皇制度的武裝起義和建立臨時革命政府。12日,軍隊拒絕向人民開槍,有6萬人轉到革命方面。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二月革命取得勝利。

  社會主義時期 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誕生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蘇聯人民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大成就。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與國內戰爭 二月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瞭新的革命政權-工兵代表蘇維埃。資產階級利用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支持,建立瞭俄國臨時政府,形成瞭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這種局面極不穩定。臨時政府企圖消滅蘇維埃,建立單一的資產階級專政。佈爾什維克揭露臨時政府的反革命本質,爭取建立單一的蘇維埃政權。1917年4月16日,列寧從國外回到彼得格勒,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路線(見彩圖)。黨的第7次(四月)代表會議通過瞭列寧的路線。佈爾什維克向群眾做瞭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1917年5~7月,臨時政府經歷瞭3次危機。7月17日,臨時政府下令開槍鎮壓和平示威的群眾,逮捕佈爾什維克。列寧被迫轉入地下。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結束。8月,佈爾什維克黨召開第6次代表大會,確定瞭準備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俄軍總司令Л.Г.科爾尼洛夫(1870~1918)發動叛亂,企圖建立反革命軍事獨裁。佈爾什維克黨領導人民粉碎瞭這場叛亂。工人、農民、士兵和少數民族的革命鬥爭蓬勃開展。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蘇維埃的領導權先後轉到佈爾什維克手中。列寧於10月20日秘密回到首都。10月23日和29日,佈爾什維克黨中央通過關於武裝起義的決議。在黨中央和列寧的領導下,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推翻瞭資產階級臨時政府。11月7日晚,全俄蘇維埃第2次代表大會開幕,宣佈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通過瞭《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瞭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11月15日,莫斯科武裝起義獲得勝利。到1918年春,全國各地,從城市到鄉村,相繼建立瞭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瞭世界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代。

В.И.列寧(右3)離斯德哥爾摩返回俄國(1917年2月)

  十月革命的勝利,引起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仇恨。他們互相勾結,妄圖以武力顛覆蘇維埃政權(見蘇俄國內戰爭)。1918年5月,由戰俘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伏爾加河中遊和西伯利亞一帶暴亂。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在薩馬拉(今古比雪夫)和鄂木斯克建立反革命政府。同時,英、法、日、美等國出兵占領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以及南高加索和裡海以東地區。協約國對蘇維埃政權先後組織瞭3次進攻:1919年原沙皇海軍上將А.В.高爾察克率軍從西伯利亞的進攻;1919年А.И.鄧尼金指揮的白軍從南方的進攻;1920年波蘭地主和盤踞在克裡木的原沙皇將軍П.Н.弗蘭格爾的進攻。(見彩圖)

蘇俄國內戰爭時期的紅軍

  1918年9月2日,蘇維埃共和國宣佈全國為統一軍營。11月,成立以列寧為首的工農國防委員會。為把人力和物力集中起來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年秋,紅軍打敗瞭捷克斯洛伐克軍團,1919年春,東線紅軍擊潰高爾察克軍隊,接著,南線紅軍消滅瞭鄧尼金軍隊。翌年10月,波蘭被迫與蘇俄簽訂停戰協定。年底,紅軍粉碎克裡木半島的弗蘭格爾軍隊。1922年10月,紅軍把最後一批幹涉軍趕出國境。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和蘇聯的成立 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1921年3月,俄共(佈)第10次代表大會根據列寧的建議,決定向新經濟政策過渡。主要內容有:以糧食稅代替餘糧征集制;發展多種形式的國傢資本主義,包括實行租讓制,把一些企業租借給外國和本國的資本傢;開放市場貿易;改革國營企業和合作社的體制,實行經濟核算;取消勞動義務制。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促進瞭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強瞭工農聯盟。1926年,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各部門已經達到或接近戰前水平,人民生活有一定改善。新經濟政策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瞭城鄉資本主義成份的活躍。國傢通過信貸、供銷、稅收等手段對私人經濟進行調節,引導其向正確方向發展,同時,采取行政手段打擊非法的經濟破壞活動。

  為瞭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俄羅斯、南高加索、烏克蘭和白俄羅斯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22年12月30日聯合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見彩圖)。在對外關系方面,蘇維埃國傢極力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孤立,先後同鄰國簽訂條約,建立睦鄰關系。1922年,蘇俄代表參加熱那亞會議,同德國建立外交關系。1924年,又同英、意、中、法等國建立外交關系。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聰明成立宣言》(封面)

  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И.В.斯大林提出在蘇聯一國可以建成社會主義的思想,並領導全黨批判Л.Д.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但是,斯大林沒有把新經濟政策作為長遠的戰略目標堅持下去。到1928年,這項政策實際上已經中止。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925年,聯共(佈)第14次代表大會提出瞭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要求把蘇聯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經濟體系的社會主義強國。蘇聯人民掀起轟轟烈烈的勞動熱潮,用4年3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發展國民經濟的第1個五年計劃。建成1500多個新的大工業企業,出現瞭航空、汽車等新興工業部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顯著上升。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28~1929年,以斯大林為首的黨中央譴責Н.И.佈哈林等人所謂的“右傾錯誤”,決定大力推進農業集體化運動。1930年1月5日,聯共(佈)中央通過《關於集體化的速度和國傢幫助集體農莊建設的辦法》的決議。集體化運動迅速開展起來,但出現瞭強迫命令和侵犯中農利益的錯誤。3月14日,黨中央通過《關於反對歪曲黨在集體化運動中的路線》的決議,糾正集體化運動中的過火行為。1932年,基本上實現瞭農業集體化。富農階級被消滅。由於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缺乏經驗,急於向集體化過渡,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農業產值沒有達到計劃指標,糧食產量和牲畜頭數都低於戰前水平。

  1935年,全國掀起群眾性的社會主義競賽運動-斯達哈諾夫運動。1937年,蘇聯人民提前完成第2個五年計劃。建立一批大型發電站和大型機器制造企業 (見彩圖)。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勞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很大改善,科學、教育、文藝都取得長足進步。

第聶伯河水電站

  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體系、農業集體化、在經濟領域排擠出一切資本主義成份、嚴格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構成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主要內容。1936年11月召開瞭蘇維埃第8次代表大會。斯大林宣佈蘇聯已經建立瞭社會主義制度,人剝削人的現象已經消滅。大會通過的新憲法,反映瞭國傢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變化。蘇聯由11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即: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1934年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С.М.基洛夫遇刺,此後,在“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理論指導下,進行瞭大規模的肅清反革命運動,出現濫用權力、錯殺無辜、破壞法制等嚴重問題。

И.В.斯大林參加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投票選舉(1937)

  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提高瞭蘇聯的國際威望。1933年,美國正式承認蘇聯。1934年,蘇聯被邀請加入國際聯盟。蘇聯堅決譴責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多次向西方國傢呼籲建立集體安全體系。但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使戰爭危機日益嚴重。1939年8月23日,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聯宣佈中立。1939年9月至1940年7月,蘇聯邊界向西推移200~300公裡,領土擴大47.6萬平方公裡,新建5個加盟共和國(卡累利阿-芬蘭、摩爾達維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蘇聯衛國戰爭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軍隊遭受嚴重挫折,處境十分危急。為動員一切力量反擊入侵者,6月30日,成立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8月8日,建立最高統帥部,斯大林任最高統帥。黨和政府動員一切力量打擊敵人。1941年12月,蘇軍在莫斯科郊外發起反攻,使德軍遭到自開戰以來第一次重大失敗。蘇聯的反法西斯鬥爭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942年1月1日,蘇、美、英、中等參加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26個國傢在華盛頓簽署瞭聯合國傢宣言,宣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以後召開的莫斯科外長會議、德黑蘭會議進一步加強、鞏固瞭這個同盟。1942年夏,德軍在蘇聯南方發動大規模進攻,進入斯大林格勒(現名伏爾加格勒)。1942年11月到1943年2月,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根本性轉折。1943年7月,蘇軍在庫爾斯克地區再次挫敗德軍。此後,蘇軍完全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於1944年秋把德國侵略軍全部趕出蘇聯國土。1945年5月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塔會議的決定對日宣戰。蘇軍在中、朝人民配合下,迅速進入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殲滅瞭日本關東軍。9月2日,日本被迫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至此勝利結束。(見彩圖)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遊擊隊的祖孫二人

  戰後時期 蘇聯人民通過第4個五年計劃,迅速醫治瞭戰爭創傷。科學技術獲得很大發展。1949年首次進行原子彈爆炸。1953年2月進行瞭氫彈試驗。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Н.С.赫魯曉夫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8年任部長會議主席。在他當政時期,批判瞭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加強瞭法制建設,在經濟政治領域的若幹方面進行瞭改革的嘗試。1953年開始調整農業政策。9月,蘇共中央全會決定大力貫徹物質利益原則。蘇聯政府采取瞭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減免農業稅額、擴大國傢對農業的技術援助等措施。1954年決定大規模開墾荒地。1958年決定把農業機器賣給農莊,將機器拖拉機站改組為機器修配站。同年6月,決定取消農莊向國傢義務交售的制度,實行農產品采購制度。這些措施促進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有瞭較大的增加。這一時期蘇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獲得巨大成就。1957年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發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見彩圖)。1961年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綱提出要用20年時間在蘇聯“基本上建成共產主義社會”,並為國民經濟各部門規定瞭過高的計劃指標,結果難於完成。對工業和建築業的改革,由於準備不足,造成分散主義、管理混亂,成效不大。

Ю.А.加加林在“東方”號宇宙飛船的坐艙中(1961年4月)

  1964年10月14日,蘇共中央全會鑒於赫魯曉夫“犯有主觀主義和唯意志論的錯誤”,解除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次日又解除其部長會議主席職務。Л.И.勃列日涅夫接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改為總書記)。1965年9月,蘇共中央決定實行“完善計劃方法和加強經濟刺激的新體制”,主要內容:以利潤多少確定職工的物質獎勵和企業的福利設施;減少中央下達的計劃指標,擴大企業的自主權;通過價格、利潤、獎金、貸款等手段加強經濟刺激;取消經濟行政區,恢復部門管理體制。1972年,勃列日涅夫宣佈蘇聯“建成瞭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一時期,蘇聯國民經濟獲得新的發展。鋼鐵、石油、小麥、牛奶等20餘種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首位,經濟實力居世界第2位。但是,蘇聯經濟中的消極因素、舊管理體制的積弊進一步暴露出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財政拮據,軍事工業畸形發展,消費品長期供給不足。1971年蘇共“二十四大”、1976年蘇共“二十五大”都作出要求變革的決定,但都未能實現。70年代後期,蘇聯經濟增長速度顯著下降,出現某些停滯現象,新興工業部門的發展水平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傢。在對外政策上,勃列日涅夫繼續推行霸權主義。蘇、美兩國之間的爭霸鬥爭十分激烈。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Ю.В.安德羅波夫繼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著手進行改革。1983年7月,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通過《關於擴大工業部門生產聯合公司(企業)在計劃工作和經濟活動中的權利……的決議》。1984年2月,安德羅波夫病逝,К.У.契爾年科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次年3月契爾年科病逝,М.С.戈爾巴喬夫當選為總書記。1985年4月,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全會提出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加速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1986年12月,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進一步確認“加速發展戰略”,決定對計劃管理和整個經濟機制實行根本改革。1987年6月,蘇共中央通過《根本改革經濟管理的基本原則》。改革的主要目標是:①在經濟上,提高集中領導經濟的效力,進一步擴大聯合公司和企業經營的自主權,各級經濟部門改用經濟領導方法,建立各種形式的聯合體使管理現代化,將部門管理和地區管理結合起來,實現管理民主化;②在社會關系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勞動條件,使各個基本領域越來越充分地實現社會公正原則,使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社會階層相接近,克服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城鄉之間的本質差別,加強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友誼;③在政治上,進一步實行民主化,公開化和社會主義人民自治;④在對外關系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以取得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

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