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90年代後期起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政策的主要舞臺已由歐洲大陸擴大到世界各地,具有強烈的擴張與爭霸世界的性質。制訂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帝國宰相 B.H.M.K.von比洛和海軍上將 A.von蒂爾皮茨。威廉二世曾公開宣揚其對外政策的新路線,即大力擴大殖民地,積極擴建海軍。比洛在帝國國會上一再申言:要“建立大德意志”,“爭取陽光下的地盤”,“重新瓜分地球”。蒂爾皮茨擬定瞭龐大的艦隊建造計畫,力圖按實力、按資本通過戰爭達到重新瓜分世世界的目的。

  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東亞、非洲和中東。德國在這一政策指導下,於1897年強占中國的膠洲灣;在非洲支持南非佈爾人共和國(見英佈戰爭),同英國爭奪南非勢力范圍,在摩洛哥同法國展開爭奪;在中東,力圖獨占土耳其,並通過巴格達鐵路的建造,把勢力一直伸延到波斯灣。通過1898~1921年的艦隊法案,德國海軍迅速發展成為英國海上霸權的最大威脅。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變成帝國主義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並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