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非洲東部沿海的一批商業城鎮。僧祗,波斯文為“黑人”之意。是古阿拉伯地理學傢對今索馬裡以南非洲東海岸黑色皮膚居民的稱呼。12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傢伊德裡西把非洲東海岸從謝貝利河到坦加一段稱為僧祗。僧祗城邦出現於10世紀,15世紀以後被葡萄牙入侵者所破壞。

  歷史概況 僧祗地區早在紀元前就同埃及、希臘和印度等地進行貿易。據阿拉伯地理學傢記載,10世紀以前這裏存在著一些阿拉伯人的貿易易站,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這些貿易站逐步發展為城邦。其中,摩加迪沙大約是在10~12世紀發展起來的;馬林迪在12世紀成為鐵制品貿易中心;桑給巴爾發現瞭1107年的阿拉伯碑文,說明當時已有阿拉伯人定居;基盧瓦可能是由1170~1188年在位的蘇萊曼·哈桑·伊本·達烏德建立的。15世紀僧祗的發展達到高峰。沿岸城市已發展到37座。15世紀末,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來到這裡,使僧祗城邦遭受嚴重破壞,葡萄牙人對印度洋貿易的壟斷,破壞瞭傳統的印度洋貿易網,導致僧祗城邦的最後衰落。

  社會經濟與文化 僧祗城邦受阿拉伯文化影響較大,伊斯蘭教的傳播也很廣泛。阿拉伯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瞭獨特的斯瓦希裡文化。僧祗城邦從未形成統一的聯邦或王國。各城邦的政治制度與阿拉伯半島相仿,統治者稱作蘇丹或謝赫。經濟以商業為主。商人用棉佈、鐵器等換取內陸出產的黃金、象牙、胡椒、香料等產品,再以此換取來自海外的絲綢、棉、毛織品、串珠、瓷器等。此外,各城邦還發展瞭冶鐵業、農業、牧業和漁業。

  與中國的交往 中國唐代杜環的《經行記》和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宋代趙汝適的《諸蕃志》和周去非的《嶺外代答》都對東非城邦有所記述。據《明史》記載,木骨都束(摩迦迪沙)曾3次、不剌哇(佈拉瓦)曾4次遣使者訪問中國。竹步(舊址在今索馬裡朱巴河口)和白虎松兒(索馬裡)使者也來過中國。麻林(馬林迪)在1415年遣使送給中國長頸鹿一頭。明代航海傢鄭和的艦隊也曾數次訪問非洲東海岸並留下關於這一帶情況的記載。在這一地區發現大量明瓷,有的被嵌在房頂和墓穴的柱子上作為裝飾,成為古代非洲與中國交往的見證。

  僧祗帝國問題 10世紀末到15世紀末,非洲東海岸是否存在過一個統一的僧祗帝國,歷史學界眾說不一。當地民間傳說和編年史記載都曾提到,10世紀時設拉子的七個王子帶領隨從來此建立過僧祗帝國。但近年來一些歷史學傢認為,僧祗帝國之說可能出自後人的虛構,以誇大阿拉伯文化的影響。考古發掘迄今未發現沿海各地曾統一在一個國王統治之下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