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主要代表人物,古典政治經濟學集大成者。

  1772年4月19日生於倫敦一個猶太人傢庭,幼年在英格蘭受教育,14歲即入其父事務所工作。21歲時,由於改信唯一神教而與傢庭脫離關係,獨立經營證券交易業務。後自建一實驗室,研究礦物。對化學、數學和文學也饒有興趣。

  1799年他在閱讀經濟學傢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後,轉向研究經濟問題。1809年因銀行券的嚴重貶值,在《晨記事報報》上連續發表文章,批評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第二年將文章匯集為《金塊的高價,銀行券貶值之一證明》的小冊子。1810年英國金塊委員會的報告幾乎完全同意他的意見。小冊子引起關於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的論戰再起。1815年發表《論谷物低價對資本利潤的影響》以反對谷物法。1817年在J.米爾(舊譯穆勒)的鼓勵和具體幫助下,出版《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9年經過修改以後第二次印刷,1821年再次作較大改動的第三版成為定本。這是繼《國富論》之後的另一古典政治經濟學名著,影響極大。

  李嘉圖處於英國產業革命大發展的時代,工業資產階級需要為自己向前發展掃除一切障礙,他正是代表這個階級的利益提出問題的。1815年,議會通過維護地主利益的谷物法。李嘉圖不但在當年撰文反對,且在《原理》中進一步宣稱他不同意亞當·斯密的說法,認為鄉紳對於禁止谷物輸入的利害關系不象制造業者對於禁止輸入制造品的利害關系那樣大。他認為鄉紳的利益要大得多。他的級差地租理論,是打擊地主階級的有力武器。他站在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斥責地主階級犧牲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利益而獲利,指出它是寄生階級。

  當時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和階級矛盾有所發展,但還不十分尖銳的情況,對李嘉圖的分配學說有深刻影響。他承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建立在各個階級的利益互相對立的基礎之上的,但總把資本傢和雇傭工人的對立從屬於資本傢和地主的對立。在社會純收入問題上,他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人階級的名義工資會提高,但實際工資不會變化;貨幣地租將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實物地租增大的雙重作用而增多,地主階級因而獲利最多;結果是資產階級最可憐,因為他們的利潤將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工人名義工資的提高而降低。在李嘉圖看來,工資與利潤的對立是通過地租與利潤的對立表現出來的,所以工人和資本傢的矛盾也是由地主和資本傢的矛盾引起的。

  李嘉圖重視比較成本。他認為,在商業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國必然把它的資本和勞動用在最有利於本國的用途上……,正是這一原理,決定葡萄酒應在法國和葡萄牙釀制,谷物應在美國和波蘭種植,金屬制品及其他商品則應在英國制造。這種英國應發展工業,而靠其他農業國作為食物來源和銷售市場的主張,完全代表瞭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為英國的對外擴張提供瞭理論根據。

  1819年李嘉圖進入下院。他雖不屬於任何黨派,但毫無保留地支持激進派。他投票贊成議會改革和無記名投票,並為此發表演說;投票反對六項法令(箝口律)。他反對宗教迫害;主張出版自由。在財政問題上,他支持R.皮爾的恢復銀行券兌現法案。他攻擊谷物法、高利貸法;支持W.赫斯基森為取消規定倫敦絲織業工資機構的斯皮塔費爾茲法案所作的努力;還反對一切補貼和限制。他被選入議會濟貧法特別委員會,在其中擁有巨大影響。他贊成使貧窮人能購買年金的計劃。李嘉圖還支持功利主義者和J.休姆關於政府應厲行節約的主張。1821年,他與經常在其傢聚會的經濟學傢成立政治經濟學俱樂部。1822年4月投票贊成減稅提案。他提出評估全國資產以償付國債的驚人計劃,並認為在一年內即可實行。

  1823年9月11日,李嘉圖病逝。

  

參考書目

 Piero Sraffa, ed.,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 of David Ricardo,10 vols,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Cambridge,1951~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