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李蔔克內西

  德國和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傢,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和第二國際創始人之一。1826年3月29日生於德國吉森的一個官吏兼學者傢庭。1842~1847年在吉森大學、柏林大學和馬爾堡大學學習哲學和語言學。1847年在瑞士蘇黎世世任教。1848年9月率一支民主派隊伍由瑞士進入巴登,宣佈起義,建立“共和國臨時政府”。失敗後被捕。次年5月,參加巴登維護帝國憲法起義,後流亡瑞士。1850年,當選日內瓦德意志工人協會主席,試圖把瑞士24個德國工人協會統一為一個組織,被瑞士當局逮捕,關押兩個月後驅逐出境。此後在倫敦僑居12年。在K.馬克思和F.恩格斯幫助下,積極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和倫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協會的工作。1862年8月回到德國。1863年9月,加入F.拉薩爾建立的全德工人聯合會。宣傳科學社會主義,批判拉薩爾派的假社會主義,形成一個以他為首的反對派。1865年夏,被拉薩爾派開除出全德工人聯合會。在萊比錫結識德國工人協會聯合會領導人A.倍倍爾。1866年同倍倍爾創建薩克森人民黨,並加入第一國際。1868年,促成德國工人聯合會加入第一國際。同年9月被第一國際總委員會任命為駐德通訊員和全權代表。1869年8月,和倍倍爾一起在愛森納赫召開德國先進工人組織的代表大會,按照第一國際的原則,建立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1867~1870年當選為北德意志聯邦議會議員。普法戰爭期間,在國會講壇上反對O.von俾斯麥的侵略戰爭,堅決支持巴黎公社(1871)[ID=ba_shiba],被當局以“叛國罪”逮捕入獄。1874~1900年當選全德國會議員。1875年5月在哥達召開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合並大會,通過一個充滿拉薩爾主義觀點的綱領,使黨在思想上一度出現混亂。1876年10月任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機關報《前進報》總編輯,對拉薩爾派進行堅決的抵制。1878年10月,俾斯麥頒佈《鎮壓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治安的法令》(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李卜克內西經過短期迷惘、動搖後,采取合法鬥爭與秘密鬥爭結合的策略,領導全黨開展反對非常法令的鬥爭,《非常法》被迫廢止。1890和1891年先後主持黨的哈勒代表大會和愛爾福特代表大會,制定新的黨綱。

  李卜克內西是第二國際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在1889年7月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為大會執行主席之一。在隨後的兩次大會上,號召反對軍國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晚年,在反對E.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方面作出重要貢獻。1900年8月7日逝世於柏林。主要著作有《法國革命史》、《反對軍國主義和反對新的賦稅》、《社會民主黨人是什麼人以及他們要求什麼》等。他關心中國,在逝世前10天,以《世界政策、中國動亂、德蘭士瓦戰爭》為題發表的演說中,抗議列強對中國的殖民掠奪政策,預言中國革命將意味著世界的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