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非洲北部以迦太基城(遺址在今突尼斯灣)為中心的奴隸佔有制國傢。古代史傢關於迦太基的建城時間有不同說法,現代學者一般採用西元前814年建城之說。據傳說,迦太基系腓尼基人的城邦推羅的殖民者所建。迦太基在腓尼基語中意為“新城”。在西元前8~前6世紀,迦太基逐漸向非洲內地擴張,使北非的一些腓尼基人殖民地處於從屬地位,並且使西班牙南部沿岸及其鄰近島嶼、薩丁島、科西嘉島、西西裡島西部及其鄰近諸島處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成為當時地中海西部最強大的國傢。

  迦太基長期為地中海西部地區的中介貿易中心,經商收入是奴隸主階級財富的重要來源。迦太基擁有龐大船隊,居民善航海,販運奴隸、金屬、奢侈品、酒和橄欖油等。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紡織品著稱。內地巴格拉達斯河谷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很早就出現瞭奴隸占有制莊園。迦太基的當權者主要是貴族寡頭。大商業奴隸主和大農業奴隸主兩個統治階層間時有利害沖突。最高行政官員稱為蘇菲特,有兩名,每年從富有的迦太基人中選舉產生,沒有兵權。元老院由300人組成,享有立法權和決定重大國事的權力,其成員終身任職。公民大會權力有限。另設有百人會議,成員104人,執掌監察和審判權。軍隊主要由雇傭兵組成,艦隊多用來自地中海島嶼的雇傭兵,步兵和騎兵則多從土著部落中征召。軍隊首領有時在國傢生活中起重大作用。雇傭兵暴動是迦太基內部不穩的重要因素之一。被奴役的土著部落和奴隸的反抗鬥爭也不時發生。

  公元前6世紀起,迦太基與地中海西部的希臘人發生沖突。約公元前535年,迦太基人和伊特拉斯坎人聯合,在科西嘉島的阿萊利亞附近打敗瞭希臘人中的福凱亞人的艦隊。公元前480年,敘拉古的僭主格隆和阿克拉加斯的僭主特隆率領的希臘軍隊大敗迦太基軍於西西裡的希梅拉附近。此後迦太基與西西裡的希臘人諸城邦之間的軍事沖突不斷發生。公元前508年和前348年,迦太基和羅馬兩次簽訂條約。公元前264~前146年,迦太基與羅馬發生瞭3次戰爭,史稱佈匿戰爭,結果迦太基被滅,迦太基城也被夷為平地,領土成為羅馬治下的阿非利加省。一百多年後,迦太基作為一個城市得到重建,並且在數世紀內成為羅馬帝國在北非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