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北美殖民地人民宣佈獨立的綱領性檔。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發瞭北美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第2屆大陸會議通過瞭《獨立宣言》(見彩圖),資產階級民主派T.傑弗遜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宣言繼承和發展瞭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理論,闡述瞭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理論根據。宣言宣佈,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賦予他們諸如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讓與的權利。指出,為保障上述權利,人們才建立政府,任何政府一旦損害這些權利,人們就有權改換它或廢除它,建立新政府。宣言列舉和痛斥瞭瞭英王對殖民地實施的暴政,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自由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獨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綱領形式確立瞭資產階級的革命原則-人權原則。K.馬克思稱它為“第一個人權宣言”。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北美殖民地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政治願望。另一方面,由於屈從於種植園奴隸主的壓力,宣言沒有宣佈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瞭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和人權的局限性。

北美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的發表對發動群眾進行獨立戰爭,對爭取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援,對利用法國等國與英國的矛盾開展外交鬥爭並最終組成反英聯盟,都起瞭重大作用。宣言對推動後來的歐洲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特別對法國大革命及其《人權宣言》產生瞭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