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傢、法蘭西學院院士(1918)。1862年8月25日生於奧洛龍-聖-瑪麗。曾學法律,1884年開設律師事務所。1889年當選眾議院議員。1894、1906年任公共工程部長,1896~1898年任內政部長,1909年任司法部長。巴爾都懷有強烈民族主義情緒,主張對德復仇。1913年3~12月任內閣總理期間,通過3年義務兵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7年任國務部長、外交部長,戰後為參議員。1922~1934年,歷任賠款委員會主席、司法部長、陸軍部長等等職。他支持R.普恩加萊對德持強硬政策,力主在東歐成立小協約國,以鞏固法國在歐洲的地位。A.希特勒執政後,巴爾都改變以往敵視蘇聯的態度,主張聯合包括蘇聯在內的歐洲各國,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共同遏制法西斯德國的擴張。1934年2月出任外長,支持蘇聯進入國際聯盟,訪問東歐和東南歐各國。建議締結包括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芬蘭和波羅的海沿海國傢的《東方洛迦諾公約》(通稱東方公約)以及法國、蘇聯“雙邊條約”。1934年10月9日,與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ID=ya_sai]。同時在馬賽被暗殺。著有《米拉波》(1913)、《演說傢拉馬丁》(1916)、《雨果將軍》(1926)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