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首都,全國最大的港市。市區人口45萬,包括效區在內88.8萬(1982),位於戈納夫灣東南岸。海拔37米,年平均氣溫26.1℃,年平均降水量1371毫米。始建於1749年。1770年取代海地角成為法屬聖多明各殖民地首府。1804年為海地首都。歷史上屢遭颶風和地震破壞,多次重建。全國工業中心,有制糖、碾米、水泥、制藥、制鞋、服裝等工業。港口水深,設施完備,外有戈納夫島遮罩,為西印度群島著名良港。1980年吞吐量為84萬噸,占全國進出口物資的60~70%,,主要輸出蔗糖、咖啡、可可、棉花、皮革、木材等。全國文化中心,設有海地大學、國傢博物館和圖書館等。老城為商業區,沿港灣發展,街道呈格狀,市內著名建築有哥特式的聖母院和國傢宮等,市中心的“獨立英雄廣場”為集會和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東、南面為新建住宅區,依山而築,一直延伸到距市中心8公裡的佩蒂翁維爾。城北為工業區。有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