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位於中亞東北部。北、西、南面同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加盟共和國接壤。東同中國新疆相鄰。面積19.85萬平方公裡,人口396.7萬(1985)。吉爾吉斯人占47.9%,俄羅斯人占25.9%(1979),餘為烏茲別克及烏克蘭人等。首都伏龍芝。

  全境海拔500米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地區海拔1000~3000米,約有1/3地區海拔3000~4000米。東北部為天山山脈西段,西南部為帕米爾-阿賴山脈。邊緣有谷地地和山間盆地,如楚河谷地、塔拉斯河谷地以及費爾幹納盆地的東緣。大陸性氣候。大部河谷盆地1月平均氣溫-6℃,7月15~23℃。年降水量200~800毫米,高山達1000毫米以上。錫爾河上遊納倫河橫貫全境,水力資源豐富。東北部的伊塞克湖為著名內陸高山湖。礦藏有煤、銻、汞等。

  15世紀吉爾吉斯民族在此地形成。19 世紀前半葉,西部屬浩罕汗國,1876年並入帝俄。1926年成立自治共和國,1936年改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牧業用地占農業用地面積的86%,飼養羊、牛、豬、馬等,1981年羊毛產量占全蘇的7.3%,僅次於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種植業中灌溉農業發達,水澆地占耕地面積的62%(1981),多分佈在上述山間河谷地,主要種植小麥、棉花、甜菜、玉米、煙草等。

  工業以采礦(煤、銻、汞、鉛、石油及天然氣),機械制造(機床、電機、農機及汽車修配),紡織及食品(榨油、制糖等)為主。加工工業主要集中在伏龍芝與奧什等地。在納倫河上,建有托克托古爾等3個大、中型梯級水電站。

  境內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硬面公路長15800公裡(1981),其中伏龍芝經奧什到霍羅格的幹線是穿越蘇聯境內天山和帕米爾的全天候高山公路。鐵路長370公裡(1981),主要分佈在東、北部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