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邊疆藏族主要聚居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連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與雲南省相毗連,西和南分別與喀什米爾、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國傢和地區接壤,東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相鄰。介於北緯26°52′~36°32′,東經78°24′~99°06′,南北最大寬約1000公裡,東西長約1900公裡。面積120.1平方公裡,約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8,僅次於新疆,居第二位。1990年人口約219.6010萬。轄6地區、1地級市、1縣級市、76縣。自自治區首府拉薩市。

自然條件

  西藏自治區據青藏高原主體,海拔一般4000米以上,居中國大地勢的最高一級臺階,以海拔高、面積大、形成時代新為特點,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地勢總趨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條件復雜多樣。

  地質 西藏地層發育,巖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經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研究測得雅魯藏佈江以北地殼厚度為70~73公裡,以南的喜馬拉雅地帶地殼厚度為40~68公裡。地殼中存在厚度為10公裡的低速層,喜馬拉雅地區尚未達到重力補償的均衡狀態,受水平擠壓作用,仍在不斷上升。水平擠壓作用主要來自印度板塊向北漂移。據研究,印度板塊自白堊紀以來的7100萬年中,每年以5~6厘米的速度漂移瞭約5000公裡。西藏地區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從晚二疊世開始,海浸范圍從北向南退縮,到始新世晚期海水全部退出。幾條巖石圈斷裂將西藏分成以下5個構造帶:①昆倉山構造帶(西藏西北角一小部分)形成於華力西運動,二疊紀海退成陸。②可可西裡—巴顏喀拉構造區形成於印支運動,晚三疊世海退成陸。③羌塘—青南構造帶,形成於燕山運動早期,晚侏羅世海退成陸。④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構造帶,形成於燕山運動晚期,晚白堊世海退成陸。⑤喜馬拉雅構造帶,形成於喜馬拉雅運動,始新世海退成陸。上述各構造帶是岡瓦納古陸分裂出來的幾個板塊,在古生代到新生代第三紀晚期分別向北漂移,並與歐亞大陸逐個碰撞,俯沖,反復多次拼合而形成。拼合的後期均遭受夷平作用,形成統一的高原面。到上新世時,海拔約千米的地區具有森林草原、草原景觀。高原大規模隆起於上新世末—第四紀初的新構造運動,經劇烈上升階段而大幅度抬升,後期並有明顯加劇之勢。自上新世末以來,高原累計約上升瞭3500~4000米,年均上升約10毫米。

  地貌與水系 西藏分佈有東西向、南北向兩組高大山脈,山勢雄偉壯觀,素有“地球第三極”之稱。近東西向山脈從南向北依次為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岡底斯山脈,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主峰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有“聖山”之稱;岡底斯山向東延伸部分為念青唐古拉山脈,平均海拔4500~5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唐古拉山脈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主峰各拉丹東雪山海拔6621米;昆侖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為羌塘高原(藏北高原)湖盆區,屬內流水系,長400公裡的紮加藏佈為這一地區最大內流河;以南為藏南高山峽谷區,屬外流水系,雅魯藏佈江橫貫本區,為亞洲著名大河──恒河上源。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由西向東延伸轉折形成近南北向的橫斷山脈,從東向西依次為沙魯裡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見怒山)、伯舒拉嶺。山嶺中分別夾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構成著名的藏東南高山深谷區。

  西藏地區是中國第2大湖區(見中國的湖泊),亦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區。湖泊總面積約達2.76萬平方公裡,大於1平方公裡的湖泊即達600多個。著名的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納木錯、色林錯、當惹雍錯、紮日南木錯、羊卓雍錯、瑪旁雍錯、班公錯、班戈錯、瑪爾果茶卡、瑪爾蓋茶卡等。

西藏自治區政區簡圖

  西藏冰川凍土發育,東南部泥石流活動頻繁。冰川集中分佈在高山地帶。嘉黎—錯那—線以東為海洋性冰川分佈區,以西為大陸性冰川分佈區。其中最大冰川為恰青(卡欽)冰川,長35公裡,面積172平方公裡。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為多年凍土區,東部和南部多島狀凍土;季節性凍土多分佈於雅魯藏佈江谷地。

  氣候 西藏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總的特點是氣溫低、空氣稀薄、大氣幹潔、土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年均溫南部高,北部低。1~7月均溫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低15~20℃。1927年1月26日在那曲地區曲那格海拔4677米處,測得最低溫度為-55℃。年日照時數一般2000小時以上,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且東南低、西北高。年總輻射值達585~836千焦耳/平方厘米,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高0.5~1倍。拉薩、江孜、日喀則全年太陽總輻射值達到815~836千焦耳/平方厘米。全區谷地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通常10月~翌年5月為風季和幹季,受西風帶控制,降水稀少,天氣晴幹,午後多陣性大風,東北部多暴風雪。夏季溫涼,大多數地區最熱月均溫在10℃以下,雅魯藏佈江中遊各地約達15℃。6~9月為雨季,北部地區多冰暴和雷暴,以那曲為中心,東到索縣,西到班戈、申紮,北到安多,平均為25~35天,是中國冰雹最多地區之一。降水約占全年的80%,且多夜雨。拉薩、日喀則、江孜夜雨率達80%,其他地區也在60%以上。由於高原迫使迎風氣流爬坡,地形雨明顯,高原邊緣常出現多雨帶,喜馬拉雅北坡則出現雨影區。印度洋暖濕氣流由西南季風輸入本區,降水量從東南部的2000~1000毫米,向西北部100~50毫米遞減,依次表現出潮濕—濕潤—半幹旱—幹旱的變化。墨脫地區為中國著名多雨區之一。主要農牧區為半幹旱氣候。

西藏自治區

  動植物 動物中鳥類有474種,哺乳動物126種,魚類61種,兩棲類24種,爬蟲類49種。主要有中國特有種白唇鹿、毛冠鹿、黑鷴;西藏特有種野犛牛、藏羚、藏野驢、藏馬雞、藏雪雞、黑頸鶴;珍貴動物有羚牛、長尾葉猴、虎、金錢豹、雪豹、小熊貓、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紅腹角雉、棕尾紅雉、白尾稍紅雉、雪豹、盤羊、鬣羚、馬鹿等。高等植物58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達1000種以上,藥用動物則有15種以上。常用中草藥400多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藏藥300多種,以大黃、胡黃連、黨參、秦艽、貝母、蟲草、天麻等為著名。

  自然地理區 在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中,西藏自治區屬於青藏高原區的5個自然地理區。

  喜馬拉雅南翼山地熱帶、亞熱帶森林區 位於西藏南部,包括察隅、墨脫、亞東、樟木、吉隆等地,為西藏主要農林區,其特點是;①垂直自然帶發育,以東喜馬拉雅山為例,可分為7個垂直自然帶。海拔1100米以下為熱帶雨林帶:1100~2300米為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2300~2900米為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2900~3800米為山地寒溫帶暗針葉林地帶;3800~4200米為高山寒帶灌叢草甸帶;4200~4800米為高山寒凍風化帶;4800米以上為冰雪帶。②自然條件優越,海拔2500米以下中低山谷地年均溫大於10~23℃,最熱月均溫大於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③農作物一年二熟到三熟,資源豐富。

  藏東、川西切割山地針葉林、高山草甸區 藏東屬此區,西藏主要農林區。包括雅魯藏佈江中下遊,三江中遊的橫斷山北段地區。高山峽谷,海洋性冰川發育,泥石流、滑坡頻繁;氣候區域變化顯著,以十裡不同天為著稱。年均溫3~9℃,最熱月均溫12~18℃,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森林、水利資源豐富,產麝香、鹿茸、蟲草、貝母、天麻等珍貴藥材。

  藏南山地灌叢草原區 西藏最主要農業區。位於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高原寬谷湖盆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河谷地貌發育,平均海拔3500~4500米,最熱月均溫10~16℃,年降水量200~500毫米,且從東向西遞減,多夜雨,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植被主要為三刺草、白草、狼牙刺、紫花針茅、蒿屬、錦雞兒等組成的灌叢、高山草原為主。

  羌塘高原、青南山地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區 藏北屬此區。位於岡底斯山和喀喇昆侖山、可可西裡山之間,即羌塘高原腹心地區。湖泊星羅棋佈,氣候寒冷,幹旱少雨,凍土分佈廣,年均溫低,最熱月平均氣溫6~10℃,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植被以紫花針茅組成的高山草原為主。

  阿裡—昆侖山地高寒荒漠和荒漠草原區 位於西藏自治區的最西部和最北部,屬農牧區。是西藏最幹旱地區,降水集中,幹濕季分明。區內地區差異明顯,西南部熱量條件好。

阿裡草原上的牛群

發展簡史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自古以來即繁衍生息於青藏高原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相傳公元前青藏高原即居住有許多以遊牧為生的原始部落。公元7世紀藏族的民族英雄、雅隆河谷的悉補野部首領松贊幹佈統一瞭各原始部落,建立瞭吐蕃王朝政權,定都邏娑(今拉薩)。唐貞觀十五年(641)吐蕃王松贊幹佈與唐文成公主聯姻,奠定瞭吐蕃與唐朝“同為一傢”的親密關系。從此唐朝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醫藥、歷算等科學知識傳入西藏,促進瞭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創立瞭文字,興起瞭喇嘛教(佛教)文化,制定瞭法律,建立瞭嚴密的軍事制度,設立瞭各級官府,統一瞭度量衡制,吐蕃農牧業走向繁榮興旺的極盛時期。唐高宗時,封吐蕃王松贊幹佈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封為“賓王”。8世紀初,吐蕃贊普墀德祖贊又向唐朝請婚。唐景龍四年(710),唐中宗以金城公主與吐蕃聯婚,更促進瞭藏、漢兩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唐長慶三年(823)吐蕃贊普赤繞巴巾和唐穆宗在拉薩大昭寺前建立瞭象征藏、漢兩大民族友好關系的“唐蕃會盟碑”。此後,唐與吐蕃的親誼關系發展歷二百數十年之久。

  唐末,西藏內部發生瞭混亂和分裂,各小部落間互相征伐,戰爭連綿持續近400年之久。公元1253年元憲宗蒙哥派軍隊入藏,結束瞭西藏混亂局面,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元世祖忽必烈於公元1260年繼承汗位後,即封西藏薩迦領袖八思巴為國師(後和帝師)。1264年設釋教總制院,命八思巴兼領院事。此後,元王朝還在西藏地區設立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成為中央政權在西藏地區首次正式建制,行使完全的主權。除向西藏委派官吏外,還在西藏駐紮軍隊,清查戶籍,確定賦稅,並以吐蕃故地為皇七子奧魯赤的世襲封地。從此,在中央政權管轄下,西藏地區建立瞭“政教合一”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元朝崩潰後,噶舉派取代瞭“薩迦王朝”的統治。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封噶舉派法王為“大司徒”、“勤國公”、“灌頂圓師”,西藏進入瞭噶舉王朝統治時期。明王朝在河州(今甘肅省臨夏)設立瞭“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統一管理西藏地方事務。明崇禎十六年(1643)格魯派領袖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推翻瞭噶舉王朝,開始瞭噶丹頗章王朝的統治時期。

  清代對西藏的管理作瞭重大的改革。清初,中央設置瞭理藩院(後改部)專管蒙古、西藏事務;1653年清順治皇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喇嘛為“西天大善自在佛率領天下釋教普通瓦剌恒達賴喇嘛”。1713年清康熙皇帝又冊封班禪五世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名號。1728年清朝派欽差大臣駐藏辦事。1751年建立瞭西藏“噶廈地方政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政府派福康安帶兵入藏,驅除瞭外族對西藏的入侵,維護瞭祖國的統一。1793年頒佈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定由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督辦西藏地方事務。1888年和1904年西藏地方軍兩次抗擊英帝國主義侵略西藏的英雄業績,已載入中華民族反帝鬥爭的史冊。

  1913年西藏在南京設立瞭“西藏駐京辦事處”。1934年國民黨政府封十三世達賴喇嘛為“護國弘化善慈圓覺大師”,並在拉薩設立瞭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1940年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坐床和1949年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坐床,均循舊制由民國政府據報審批,並派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親往主持典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包括西藏人民在內的人全國各族人民的心願,多次發表聲明,決心粉碎帝國主義勢力的阻撓和破壞,堅決完成解放西藏、維護祖國統一的神聖大業。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與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瞭《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後,行政區劃上分前藏、後藏和阿裡3部分,共轄123宗。1956年原西康省昌都地區並入西藏,成立瞭西藏自治區籌委會。1959年廢除瞭封建擰澮制,西藏進入瞭社會主義康莊大道。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

西藏大學校園

人文概況

  人口 西藏自治區人煙稀少,現有人口219.6010萬,平均每平方公裡約1.8人,是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省區。在自治區總人口中,農村人口占全自治區總人口的87.41%。自治區人口分佈不均,主要分佈在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工農業發達的雅魯藏佈江中遊寬谷及其主要支流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曲及三江流域;廣大的藏北地區人煙稀少,大部為無人區。

  民族 西藏自治區是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地區,藏族人口209.63萬,約占自治區總人口的95.45%。次為門巴族、珞巴族、漢族、回族、納西族、僜人、夏爾巴人和少數怒、滿、傈僳、蒙古、土、壯、苗、獨龍、白族等。

  藏族自稱“博巴族”,屬藏緬語族,使用藏文,分佈於自治區內各地,從事農牧業生產;門巴族主要分佈於藏東南地區,以達旺地區最集中,部分在墨脫,少數在錯那、林芝、米林等地,從事農林業生產;珞巴族藏語意為“南方人”,主要分佈在察隅至門隅地區,大部分在洛隅,一部分在米林、墨脫、隆子、察隅等縣;納西族分佈在芒康縣;怒族分佈在察隅縣;蒙古族集中在拉薩城關;回族76%分佈在拉薩;漢族主要分佈於城鎮;僜人分佈在察隅縣,從事農業生產;夏爾巴人藏語意為“東方人”,分佈在聶拉木縣的樟木和定結縣的絨轄、陳塘地區,從事農牧業生產。

  經濟概況 西藏由於地理、歷史和交通等原因,長期以牧為主,經濟基礎薄弱,生產水平低。近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對外貿易及旅遊業的興起,西藏城鄉經濟和各項建設事業發生瞭前所未有的變化,經歷瞭一次新的崛起。

  農業 西藏農業生產以牧為主,農牧並重,具有獨特的高寒農業特色,地區差異和垂直差異顯著。

  ①西藏種植業主要集中於水、熱、土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區和局部高原湖盆,作物種植單調,適應高寒自然環境能力強,分佈上限高,有“河谷農業”和“高寒農業”之稱。全自治區有耕地21.35萬公頃,95%的耕地一年一熟。農作物以青稞為主,曾占作物總播種面積的92%以上。次為小麥、油菜、豌豆等以及少量的水稻、玉米、雞爪谷、蕎麥和元根。其中,青稞種植面積大,分佈廣,耐寒性強,廣佈於海拔2500~4500米的濕潤、半濕潤到幹旱、半幹旱地區,一般可達4200~4300米,局部可達4750米。春小麥分佈范圍較廣,一般青稞種植地區即為春小麥種植范圍;冬小麥1952年從內地引進,1972年開始推廣,主要分佈於海拔3000~3800米的河谷地帶,種植上限最高可達4000~4260米;油菜主要分佈於3500~4000米的河谷地帶,種植上限達4600米。水稻主要分佈於藏東南的墨脫、察隅等地海拔2100(或2500)米以下的谷地。

普蘭縣青稞田

  西藏河谷地區氣候溫涼,有利於麥類作物生長。太陽能資源豐富,光合作用強度大。冬溫高,夏溫低,春溫回升早,但升溫緩慢,夏無酷暑,使麥類作物各個生育階段都處於較適宜的溫度范圍,生長季得以延長,為麥類作物的高產打下基礎。青稞平均2.25噸/公頃,最高達9.19噸/公頃;春小麥一般2.25~3噸/公頃;冬小麥平均3噸/公頃以上,最高達13噸/公頃左右。1991年全自治區糧食總產量達58萬噸。

  ②畜牧業是西藏農業經濟的主體,生產歷史悠久,發展潛力大。全自治區有天然草場近82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的有5646萬餘公頃,約占全國的近1/5,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全區草場類型多,90%以上為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牧草營養價值高,但產草量低。畜牧業長期約占農業總產值的54~69%。1990年牲畜存欄數達2280萬頭(隻),比1959年增加2倍多。牲畜以犛牛、藏綿羊、藏山羊、黃牛為主,又以藏綿羊、犛牛數量最多。犛牛是高原上特有畜種,具有耐寒、耐低氧,喜涼濕潤,不耐幹、熱的特點,有“高原之舟”之稱。主要分佈於濕潤、半濕潤地區,但以藏東北海拔4100~48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叢草甸地帶為集中,乳肉產量多,具乘、挽、馱運等多種功能。藏綿羊性喜冷涼幹旱,耐高寒、耐幹旱性能好,飼養經濟效益高,故飼養數量大,分佈廣,以藏西北、藏東南幹旱、半幹旱地區為集中,為自治區首要的畜種。藏山羊兼有犛牛、藏綿羊的適應能力,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下均有分佈,但以植被稀疏的荒漠地帶飼養較多,多作為搭配的畜種。

  ③西藏森林面積約為633萬餘公頃,占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5.17%,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全區木材蓄積量卻達14.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是全國極為重要的後備用材林基地和亞洲許多巨大江河水源涵養中心。全區森林資源集中分佈於雅魯藏佈江中下遊、山南地區及東部的峽谷地帶,以原始林為主,80%為過熟林。以雲杉、冷杉為主的暗針葉林分佈廣,生長速度快,為世界所罕見。如雲杉林年生長率達2%,可持續生長200~300年,直徑可達2.5米,樹高超過80米,平均每公頃蓄積量達250立方米,個別地段達2000立方米,具有驚人的生產力。

西藏自治區主要工礦業及農、林、牧業

  農業區 根據自然條件的地區差異和農業部門結構特點,西藏可分為8個農業區:①藏東北牧區。歷為西藏自治區純牧區。全區大部分土地為天然草場所覆蓋,牲畜以犛牛和綿羊居多,所產羊毛和肉類及酥油等在自治區占有重要地位。區內耕地甚少,僅局限於東部峽谷熱量條件稍好的地方,主要種植青稞、豌豆、元根和油菜等耐寒作物,但產量不夠穩定。本區今後應重點發展肉乳兼用犛牛和毛肉兼用半細毛羊,相應地發展山羊、馬、騾等傢畜品種,增加肉、乳、毛等畜產品,逐步建成為自治區穩定、優質、高產的商品畜產品基地。②藏西北牧區。本區占有自治區一半以上的土地和2/3的草場資源,適於放牧耐幹寒和粗放飼養的藏綿羊,其飼養數量約占本區牲畜自然頭數的2/3左右。山羊分佈相當廣泛,犛牛則集中於局部高山草甸草場。全區土地利用以牧為主,宜重點發展毛肉兼用地毯毛羊,並相應發展山羊和犛牛,建成自治區毛肉兼用地毯毛羊基地。③藏西農牧區。本區是阿裡地區自然條件較好,墾殖利用歷史較早的地方,耕地面積約占阿裡地區的一半以上,糧食總產量則占80%左右,是阿裡地區糧食主產區。區內農牧交錯分佈,南端和西端以農為主,兼營牧業,其他地區則以牧為主,兼營農業。今後仍應農牧並重,因地制宜發展糧、料生產,積極發展毛、肉兼用半細毛羊、三北羊和白絨羊等牲畜。④藏南農牧區。本區普遍具有農牧兼營的特征,是自治區一個農牧並重的地區。農、牧業生產在水平地帶呈鑲嵌交錯分佈,在垂直地帶上則層次分明。一般來說,海拔4100米以下的谷地和湖濱平原是區內耕地集中的地方和糧食主產地。海拔4100~4500米的高寒湖濱和谷地,耕地顯著減少,為農、牧交錯分佈地帶。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則屬純牧區。⑤藏中農區。本區農業利用條件較好,是自治區重要商品糧基地。種植業主要集中於海拔略低、熱量條件較好的河谷平原,以種植冬、春小麥、青稞、豌豆和蠶豆等為主,農業生產較發達,尚需積極發展畜牧業和林業,開展多種經營。⑥藏東南農林區。區內種植業集中分佈於雅魯藏佈江等一些水利灌溉條件較好的寬谷地段,水澆地約占耕地面積的70~80%左右,以冬小麥和冬青稞為重要,糧食單產高,林芝波密一帶為自治區著名餘糧區。區內森林資源較豐,以雲杉居多,冷杉、高山松次之,還有高山櫟,材質多較優良,是自治區主要用材林基地。同時,本區還是自治區蘋果、梨和核桃等幹鮮果品集中產區。⑦藏東(三江)農林牧區。本區耕地面積約占全自治區的1/4,種植業人口占本區農牧業人口的80%以上,種植業產值一般約占農業總產值的60~75%。農業較發達。耕地以三江北部海拔3200~3900米的中切割河谷和3400~3900米的山麓陽坡及河谷地區為集中,其餘地區已耕地較少。森林主要分佈於三江北部海拔3400~4100米的山地陰坡和三江南部3200~3600米的山地陰坡,尤以後者面積為大,其雲杉林約占本區林地面積的2/3左右。三江南部3200~3900米的山地陰坡則尚有一定面積的高山松林。區內的鹿茸、麝香、蟲草、貝母等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⑧藏南邊境農林區。本區自然環境復雜,森林資源豐富,除雲杉、冷杉、鐵杉、高山松和雲南松等用材林外,還有許多經濟林木和珍貴特有樹種。森林覆蓋率約達40%左右,是自治區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僅察隅—墨脫一帶的森林蓄積量即約占自治區的1/4以上,約與林芝、波密林區相當。本區向有“西藏江南”之稱,作物可一年兩熟至三熟,以水稻為主,尚有雞爪谷、玉米、小麥等,甘蔗也可種植,但耕作方式尚較落後,生產水平低下。畜牧業除高山帶有犛牛放牧外,中、低山地則以黃牛和瘤牛(駝峰牛)居多。

察隅地區的梯

  工業 西藏過去隻有藏毯、氆氌、花圍裙、藏靴、木碗等傳統手工業,沒有現代工業。1950年和平解放後,特別是1959年民主改革後,工業從無到有地迅速發展,現已建立瞭動力、冶金、煤炭、機械、化工、建材、森工、火柴、塑料、紡織、食品、皮革、造紙等工業部門,多屬小型企業,主要分佈於拉薩市、林芝、日喀則、江孜、昌都、獅泉河鎮等地。到1991年自治區工業產值約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6,在工業總產值中,輕工業產值約占29%,重工業產值占71%。1960年以來,隨林芝毛紡廠的興建,西藏毛紡織工業逐步發展。主要產品有呢絨、毛線、氆氌、毛毯等,除滿足當地需要外,還遠銷其他省區,甚至國外。機械工業以農機修造、汽車修配為主。除地(市)建有農機修造廠外,農業縣、半農半牧縣普遍建有農機修理廠。農業加工工業也初具規模。

  西藏已發現的礦產約有60餘種。主要有鉻、鐵、銅、鉛、鋅、鉬、鈷、錫、金、鋰、銣、銫、硼、硫、煤、泥炭、菱鎂礦、重晶石、芒硝、石膏、食鹽、天然堿、白雲母、剛玉、大理巖、石灰巖、花崗巖等。其中,鉻、剛玉的儲量居全國首位,銅居第2位,硼居第3位。鋰的蘊藏量居世界前列。

  西藏自治區水能蘊藏量約達2.0億千瓦,占全國的29.7%。雅魯藏佈江水能蘊藏量達1.1億千瓦,占全國的1/6,僅次於長江,居第2位,而單位河長出力則居中國河流之首。其中,雅魯藏佈江大拐彎地段是中國水能蘊藏量最集中,最豐富地區,達6880萬千瓦,約占全國的10%。地熱資源豐富,僅次於雲南省,居全國第2位。地熱分佈廣,類型多,已知水熱區有600多處,其中部分水熱區構成有開發價值的地熱田,如羊八井地熱田已開發利用。拉薩附近的羊應鄉打出瞭中國第1眼超過200℃高溫地熱井。太陽能資源居世界第2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治區電力工業有一定發展,許多縣建立瞭中小型水電站。1989年發電量2.75億千瓦小時,其中羊八井地熱站裝機2.518萬千瓦,是目前西藏最大電站,年發電量占拉薩電網的40%。

  自治區手工業歷史悠久,主要產品有卡墊(地毯)、圍裙、氆氌、藏鞋、藏帽、藏被、木碗、藏刀、馬鞍具、酥油桶、金銀首飾等。其中尤以“江孜地毯”、“姐德秀圍裙”、“松巴鞋”等為著稱。江孜地毯以織法獨特、色澤鮮艷、圖案多樣,享譽國內外。

  交通運輸 西藏地處中國西南邊疆,海拔高,空氣稀薄,地位險要。1951年開始陸續修建瞭青藏、川藏、新藏3條公路大幹線,後又修建瞭中尼、滇藏、黑阿、川藏南線等主要公路幹線,形成瞭以拉薩為中心的公路運輸網。全自治區公路全長達2.2萬公裡,區內98.7%的縣和70%的區已通公路。公路運輸是西藏貨運的主要形式,青藏、川藏是西藏交通運輸的大動脈。目前,青藏公路約承擔85%的進藏物資運輸任務,有“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之稱。

  青藏公路1951年動工修建,1954年通車。從青海的西寧經格爾木翻過昆侖山、唐古拉山、越過藏北高原到拉薩,全程2100公裡,從格爾木到拉薩的黑色路面已於198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前夕竣工。川藏公路1951年動工,1954年通車。從四川省成都市經過雅安,翻過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過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經昌都到拉薩,全程2416公裡,是中國最長的公路。新藏公路從新疆的葉城,翻過西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到阿裡地區的獅泉河鎮,再過岡底斯山到普蘭,全程1700公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正在建設中的公路有中尼(拉薩—樟木口岸)、那昌(那曲—昌都)、拉普(拉薩—普蘭)公路。

  西藏是中國迄今沒有鐵路的省區。青藏鐵路第一期工程已通車到青海省格爾木市。此外,格爾木到拉薩鋪設瞭輸油管,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輸油管道運輸。民用航空運輸自1956年中國民航突破瞭號稱“空中禁區”的青藏高原上空之後,已開辟有拉薩到成都、西安、北京等地的航線。1987年又開辟瞭拉薩至尼泊爾加德滿都國際航線。西藏河流水運不發達,僅雅魯藏佈江中遊寬谷拉孜到日喀則、曲水到澤當及年楚河、拉薩河局部地段有牛皮船行駛;米林到派區有汽船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