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區東瀕拉普拉塔河,北、西、東三面界環形的帕斯將軍大道,東南臨西南—東北流向的裏亞丘埃洛河,行政上稱為聯邦首都區,面積200平方公裡,人口290.8萬(1980)。大佈宜諾賽勒斯的範圍包括佈宜諾賽勒斯省22座衛星城鎮在內的廣大地區,面積約3600多平方公裡,人口992.7萬(1980),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3以上,為南半球僅次於聖保羅的第二大城。居民98%是歐洲移民後裔。

  位於潘帕平原東南端,裡亞丘埃洛河和拉普拉塔河的匯流處,距大西洋240公裡。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5米,沿河為低矮平坦的河漫灘和高出河面10~15米的平緩崖壁。城市的建設和擴建以及對外海陸交通條件良好。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6℃,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23.6℃,最冷月(6月)平均氣溫10.8℃;年平均降水量970毫米,季節分配均勻。街道綠樹成蔭,綠化面積約占市區面積的15%,草木終年蔥鬱,景色宜人。

  城市初建於1536年,後為印第安人所毀。1580年重建,歸西班牙秘魯總督轄區管轄。因殖民當局嚴令拉普拉塔河流域物產必須經利馬轉運,不準直接進行海外貿易,致使建城後的兩個世紀城市發展緩慢,直至1730年人口還隻有1.6萬。1776年成為拉普拉塔總督轄區首府。隨著貿易禁令的解除,港口設施改善,逐漸成為潘帕地區大量牛皮、羊毛、醃肉,小麥等產品和西歐進口物資的集散地。1869年城市人口增至18.7萬。1880年成為阿根廷聯邦首都。1887年設立佈宜諾斯艾利斯聯邦區。由於通向廣大內地鐵路的鋪設、潘帕地區的進一步開發、肉類冷藏廠和食品加工工業的建立,歐洲移民大量湧入,城市又一次飛躍發展。1910年成為2.8 萬公裡鐵路系統的中心樞紐。1930年占有全國工廠數的30%,外國投資的20~30%。城市建設向四周擴展;市區人口也隨之急增,1947年達到298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8.8%,其中外國僑民占28%。50年代起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第二次歐洲移民熱潮的出現,城市工業佈局和人口向市郊迅速擴展。1970年聯邦首都區人口為297.2萬,略呈下降,但衛星城鎮的人口則從1947年的167萬猛增至1970年的538萬,使大佈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達到835萬,占全國人口的36%,躋居世界特大城市行列。

  城市經濟發展條件優越。它鄰近全國最富庶的潘帕農牧區,居民食品、工業原料和市場有堅實的基地;東臨直通大西洋的拉普拉塔河,擁有發達的水陸空交通運輸網;作為首都和文化中心,擁有龐大的科技隊伍和大量熟練的勞動力;城市人口集中,經濟部門眾多,既可互相配合,又能獲得廣闊的消費市場,遂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其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一半。制造業發達,聯邦首都區占有全國工廠總數的20%、工業部門就業人員和工業生產總值的1/3;而大佈宜諾斯艾利斯則分別占全國工廠企業數的40%以上、工人數的57%和工業產值的2/3。主要工業部門有肉類加工、面粉等食品工業和紡織、制革、機械、汽車、化學、造船、印刷出版等。其中食品工業和制革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在全國占有突出地位。

  全國最大的國際貿易港。佈宜諾斯艾利斯港系人工港,進港主要航道印第安角水道長約200公裡,經過不斷疏浚,水深保持在10米左右;擁有設施完備的新港、馬德林港、南港、北港等7個港區,碼頭總長9000米,年吞吐量約2600萬噸,為南美洲最大港口之一。主要輸出牛肉、谷物、羊毛、皮革、亞麻等產品,出口總值約占全國的30%;輸入機器、鋼鐵、燃料和工業品,進口總值約占全國的40%。

  全國最大的陸、空交通中心。鐵路、公路呈輻射狀通全國各地。在7條鐵路幹線中,有2條橫越安第斯山脈分別直抵智利的瓦爾帕萊索和安托法加斯塔;有4條泛美公路支線分別通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和巴西。建有2個國際機場,距市區35公裡的埃塞薩國際機場辟有20條國際航線。市區內有5條高速公路,自市中心呈扇形向外伸展,與作為城界的高速公路帕斯將軍大道相接。還有5條地下鐵道,總長36公裡,年客運量達2億人次。

  全國最大的文化中心。全市共有40多所大學,最著名的是1821年創辦的佈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學生達18萬。市內多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機構以及體育場、劇院、影院、公園等文化設施和娛樂場所。全國出版中心和南美洲西班牙文書刊的出版中心之一。

  城市以多廣場、街心花園和紀念碑著稱。老城區以五月廣場一帶為中心。原有街道均呈直角相交,組成格狀街區。自1826年起,把五月廣場為中心的每第4條街道均加拓寬,兩旁除保留少量殖民時期的著名建築物,如舊總督府、舊市政廳(現改為歷史博物館)、大教堂等外,集中建設如議會大廈、政府各部、國傢銀行、大商號、各大報紙的總部等現代高層建築。拓寬後的七月九日大道,寬120多米,有8股車道,其中心花園聳立著60米高的建城400周年紀念塔,街道兩旁高樓林立,為跨國公司辦事處或本國大商號、銀行和旅館所在地。五月廣場以北是以佛羅裡達街為中心的繁華商業區;科連特斯街是影劇院、餐館和夜總會集中地。(見彩圖)

阿根廷首都佈宜諾斯艾利斯五月廣場

“七月九日大街”上的獨立紀念碑

  中心區以外的新城區,街道已不再保持直角相交的佈局。北區多法國式的豪華建築群,為大使館、博物館、俱樂部集中區和高薪階層住宅區;西區和南區為稠密居民區;東南部的巴爾卡塞為主要工業區;拉普拉塔河沿岸為休憩娛樂區,設有各類運動場、海濱浴場、動物園、植物園等。巴勒莫公園占地1300公頃,內有設施優良的跑馬場和世界著名的跑道。

  郊區衛星城鎮職能明顯,西部和西北部的馬坦薩、莫龍、聖馬丁將軍城等為人煙稠密的工業區和住宅區,南部的阿韋亞內達、基爾梅斯、拉努斯、洛馬斯-德薩莫拉等為重要工業區,北部的維森特洛佩斯、聖費爾南多、蒂格雷等為住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