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港口城市,省轄市,中國海防要地之一。位於膠東半島東北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港灣內水域廣闊,外有劉公島遮罩,地勢險要。轄1區及乳山縣。面積5436平方公裡,人口237.46萬;其中市區面積408平方公裡,人口25.74萬。威海城區在明以前,為海濱漁村。漢稱石落村。元改稱清泉夼。明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一度被日本侵佔。1898年英國強迫租借,1930年收回劃為特別行政區。1945年設威海衛市,1951年改稱威海海市。1983年改為縣級市,1987年升為地級市。地下資源豐富。工業較發達,以輕工、機械、化工為主。所產鐘表、刀剪、平板玻璃及地毯、刺繡等手工藝品聞名全國。農業特產有小國光蘋果和柞蠶繭,沿海盛產魚蝦、海帶等。威海港建於1917年,港內水深浪靜,終年不凍,可泊巨輪,是中國北方優良海港之一。現共有商、漁港5個,大小碼頭100多個,年吞吐量130多萬噸。海運可通往上海、大連和山東沿海青島、煙臺、龍口等各港口。主要進出口物資以礦建材料、煤炭、木材和農副產品為大宗。市區正在建設威海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為6平方公裡。市境溫泉星羅棋佈,建有威海國傢森林公園。劉公島峰巒秀麗,林木蔥鬱,為避署勝地。古跡有劉公島丁公府、日島古炮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