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會,長江沿岸著名港口,中國第2大河港,華中地區水陸交通樞紐,綜合性工業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省境中部偏東,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武昌、漢陽、漢口隔江相望,通稱武漢三鎮。轄9區及武昌、漢陽、黃陂、新洲4縣。面積8467平方公裡,人口669.75萬;其中市區面積1627平方公裡,人口375.05萬。武漢春秋屬楚,漢屬江夏郡。東漢末年,在漢口築卻月城,龜山築魯山城,武昌黃鵠山築夏口城,隔長江相望。隋於江南置江夏縣,以武昌為治所;於江北置漢陽縣,以漢陽為為治所。兩宋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元、明、清三代,武昌為湖廣行中書省,湖廣佈政使司,湖廣總督署所在地。漢陽為漢陽府治所在地。漢口在清時設夏口廳。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1927年置漢口特別市,1931年改普通市。1937年設武昌市。50年代初期,漢口、武昌、漢陽合並稱武漢市,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改為湖北省轄市。1960年武昌縣府移駐紙坊鎮,漢陽縣府移駐蔡甸鎮。

武漢市鳥瞰

  市境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部,北為大別山地,南為幕阜山地,有少數殘丘錯落分佈於平原間。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窪,河湖密佈,形成以長江為軸心的向心水系。城區位於淺丘性河湖沖積平原上,東西向兩列殘丘橫亙中部,長約30公裡,海拔80~120米,由石英砂巖構成。長江在市區內橫截殘丘,受蛇山和龜山扼束,江面寬僅1100米,武漢長江大橋即利用蛇山和龜山為引橋基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熱冬冷,夏雨冬幹,夏初多梅雨,年均溫16.7℃。城區受熱島效應影響,夏季高溫達35℃以上日數年平均為22天,極端高溫41.3℃(1934年8月10日),向有“火爐”之稱。年降水量1280毫米左右,6月最多,12月最少,年際變率大。江湖水位漲落頻繁。20世紀50年代以來培修堤防,加強防汛,多次戰勝特大洪水。

  武漢歷史上以商業著稱。唐宋時,商場中心在江夏縣城南門外(今武昌平湖門);宋元以後,商場北移漢陽南門、東門及鐵門關一帶;漢水改道以後,商場重點轉移到漢水北岸的漢口。明末清初,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合稱全國四大名鎮。1858年漢口開埠通商後成為著名商業中心。武漢近代工業出現於19世紀中葉。俄、英、德、法、日、瑞士、荷蘭等外國資本在武漢興辦磚茶、打包、面粉、榨油、釀酒、制煙、制冰等廠,從事出口加工工業。清政府“洋務派”以官辦或官商合辦形式興建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紗、佈、絲、麻等局;民族資本興辦的工業有火柴廠、面粉廠、機器廠、水電公司等。當時武漢工業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上海,居第2位。

  20世紀50年代以來,武漢工業迅速發展。1954年在青山區興建武漢鋼鐵公司,為全國重點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此後興建的武漢重型機床廠、武漢鍋爐廠、武漢車輛制造廠等也均為現代化大型企業。現今武漢已形成以冶金、紡織、機械、食品為主,輕工、化工、建材、電子等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基地。1991年中法合資經營年產30萬輛轎車的總裝廠已在漢陽動工興建,全部投產後,將成為全國轎車生產基地之一。1990年武漢市工業總產值302.08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居第8位。

  武漢為全國內地商業貿易中心。武漢科技力量僅次於北京、上海,在全國大城市中居第3位。市內現有高等院校35所。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重點院校集中在珞珈山、喻傢山、桂子山、馬房山一帶。武昌小洪山有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武漢市區

  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中心位置,漢江在此註入長江。歷來是全國北煤南運、南糧北調以及華中地區外貿商品出口通道。河運北通陜、豫、西上川、黔,南去湘、贛,東下皖、蘇,向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以下,長江常年水位可通5000噸級輪船;武漢以上,西至重慶,可通1500噸級輪船。1980年開辟江海聯運,有航線直達香港。50年代興建的武漢長江大橋,將京廣鐵路聯成一線。後又建成江漢橋、江漢二橋,把武漢三鎮聯為一體。新建武大(武昌—大冶)、漢丹(漢口—丹江口)鐵路幹線,西北東南斜貫省境。武漢為湖北公路網絡交匯中心,公路幹線有漢宜(漢口—宜昌)、漢沙(漢陽—沙市)、岱黃(岱傢山—黃陂)、武湘(武昌—長沙)等線。1991年建成武漢—黃石高速公路,全長70公裡。民用航空已初具規模,省內可通沙市、宜昌、恩施、老河口;省際可通北京、上海、沈陽、哈爾濱、西安、蘭州、重慶、成都、貴陽、昆明、廣州及香港等地。

  武漢名勝古跡眾多。古建築有黃鶴樓(重建)、晴川閣(重建)、古琴臺、寶通寺、歸元寺、長春觀;古遺址有武昌縣境發現的北宋瓷窯群;古陵墓有武昌縣境龍泉山明代楚王墓群。革命紀念地有辛亥革命起義門、湖北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烈士墓、“二七”紀念館、施洋烈士墓、“八七”會議會址、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等。位於武昌城區東郊的東湖風景區,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黃陂縣木蘭山為全省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