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嶽陽市轄縣,著名桂花蜜源之鄉、黃金產地及林業重點縣之一。位於汨羅江中上遊,湘東北邊境地區。面積4127平方公裡,人口95.24萬。縣府駐城關鎮。東漢末置漢昌縣,三國吳改吳昌縣,唐置昌江縣,五代後唐始改平江縣,元升為州,明初複為縣。以汨羅江中遊轉為丘陵平川,因名平江。縣境位於幕阜山和連雲山裹挾的山丘盆地,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4.5%,是省內杉、松、楠竹等的重點產區之一。境內盛產野桂花達12種以上,按花期分稱“冬桂花”和“春桂花”,共歷時約百天,面積166萬公頃,可養蜂20多萬群。豐收年可產桂花蜜近2萬噸。用桂花蜜制成的巢蜜是國際市場上的著名產品。此外有紅碎茶、花茶及白術等外貿產品。稻、薯等糧食商品率高。商品豬年達10萬頭。縣境有多種礦產。縣東南黃金洞一帶產自然金,開采歷史較久。此外,有長石粉、雲母、獨居石等礦。工藝品以花紙扇、花紙傘、石膏裝飾板等著名。縣城東北郊天嶽書院,是1928年鼓德懷領導平江起義的舊址。嘉義鎮有湘鄂贛蘇維埃舊址,均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南汨羅江左側的小田有杜甫祠及杜甫墓等遺跡。獻鐘舵上坪是湖南境內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