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轄縣,省歷史文化名城,重要花生產地和遊覽區。位於山東半島北側,渤海、黃海之濱。面積1210平方公裡,人口49.5萬。縣府駐登州鎮。唐置縣,明清為登州府治所,辛亥革命後廢府存縣。縣境為膠東丘陵一部分,僅沿海有狹窄平原。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甘薯等;花生是主要經濟作物,在國內占重要地位。漁業較發達,主要產對蝦、海參、海帶等。工業有農機修造、造船、農副漁產品加工等,手工刺繡著名。蓬萊閣在城北丹崖山巔,創於北宋,明清又拓建重修。閣高高15米,雙層木質結構,與呂祖殿、天後殿、龍王宮、三清殿、彌陀寺、蘇公祠等渾然一體,組成規模宏大、風格獨具的古建築群。蓬萊閣凌空雲霄,下臨碧波,素稱“仙境”。神話中“八仙過海”即在於此;“海市蜃樓”更是聞名遐邇的自然奇觀。自古即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至今保留宋、明、清各代觀海述景題刻200餘石。閣東崖下為明朝民族英雄戚繼光率水師防備倭寇的水城,又名“備倭城”,與蓬萊閣同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緬懷抗倭名將戚繼光,蓬萊城內有許多紀念建築物,如戚繼光父子總督坊等。此外,登州古船博物館已於1990年開放。縣境還有長達151.7米的大型地下溶洞。

蓬萊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