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灣省西部,臺灣海峽東南,與臺灣本島西南岸遙對。縣境相當澎湖列島,大小共64島。面積127平方公裡,人口9.59萬。縣府駐在澎湖島馬公市,舊名媽宮,日本佔據時改作“馬公”。

  澎湖諸島散處北回歸線南北,以澎湖、漁翁、白沙3島最大。其中澎湖島面積64.24平方公裡,約占全縣面積51%,與漁翁、白沙兩島鼎足相望。宋、元以來,澎湖已為中國海防要區,並為海峽漁民活動中心。明末,荷蘭人曾一再入侵,均被逐走。1661年鄭成功進軍臺臺灣,先取澎湖。清初統一臺灣,屬臺灣縣。1727年設澎湖廳,1887年起建媽宮城。1895年日本占據後,初設廳,後並入高雄州。臺灣光復後,1950年設縣。

  縣境地勢低平,平均溫雖達23℃,年降水則僅約1000毫米,風速大,蒸發盛,淡水不足,居民雖亦從事旱作種植,但以海上捕撈為主。因地處閩、臺之間,為海峽兩岸往來要道,自臺灣島西南岸至大陸漳、泉各港,必過澎湖。馬公至臺南安平52海裡,為過去主要航線所經,今則以至高雄港為主,水程79海裡。馬公西至廈門103海裡。自高雄至馬公有定期海、空運輸,兩地居民關系密切。

  馬公港分商港、漁港、軍港3部分。媽宮城天後宮相傳建於明萬歷年間,為臺灣最早廟宇。澎湖本島與白沙島間有人工海堤相連,漁翁島與白沙島間亦有2公裡的跨海大橋相接。各島均多古跡名勝,如澎湖島媽宮城、文石書院、明萬歷年間都司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石碑,白沙島通梁古榕,漁翁島燈塔,大嶼的七美人墓等等。澎湖本島上的紅木埕原為對17世紀初荷人所留殘壘“紅毛城”俗名的改稱。孤拔墓曾是1885年入侵法軍艦隊司令孤拔(Courbet)病歿此島的埋骨處。“千人塚”是1895年日軍入侵時在島上疫死者的叢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