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灌溉水利工程和商品稻生產基地之一。由淮河流域的淠河、史河和長江流域的杭埠河3灌區組成。位於安徽省中西部及河南省東南部的江淮丘陵地區。灌區以灌溉水稻為主,總面積1.4萬平方公裡。原有芍陂(今安豐塘)、期思陂、水門塘、七門堰等老灌區,時興時衰,占應灌面積比重小,旱年赤地千裡。為除害興利,發展灌溉、水產養殖和小水電,改善淠河航運,供應工業及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利用大別山區淠河的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史河的梅山,杭埠河的龍河口5大水庫(總庫容65億立方米))、灌區內1200多座中小型反調節水庫及21萬多座塘壩的水源,采取蓄、引、提結合,於1958年始建淠史杭灌區,總灌溉面積75萬公頃。淠、史、杭3灌區渠首設計引水流量各為300、145與10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已達60多萬公頃,其中75%以上為自流灌溉。因灌區內地勢起伏大,渠道穿崗跨沖,工程艱巨。各級渠道長達數萬公裡,大小渠系配套建築物10多萬座,機電灌站600多座。主幹渠可通航百噸級駁船船隊。此外,尚為六安、合肥等城市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利用渠道跌水建設瞭幾十處小水電;發展瞭水產養殖。姚李廟為灌區內唯一的水稻灌溉試驗站。灌區及其上遊5大水庫和大別山區景色秀麗,有多種古今水利建築和名勝古跡,可發展旅遊。

淠史杭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