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境長江支流中水量最豐河流,中國水力資源豐富的河流之一。古稱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導江而得名。源於松潘境內的岷山弓杠嶺和郎架嶺,流經四川盆地西部,全長735公裡,灌縣以上為上遊,穿行於高山峽谷,比降大;灌縣至樂山為中遊,流經成都平原,河流多分支,散流如網,與沱江水系及人工河網組成都江堰灌區,為典型扇狀水系;樂山以下為下遊,入丘陵地區,接納大渡河和青衣江後,水量大增,小汽輪終年航行無阻。整個流域面積13.3萬平方公裡,大小支流90餘條,東少而西多。岷江在青神神、樂山間切穿龍泉山餘脈,形成著名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於宜賓和金沙江相匯後始稱長江。河口流量2850立方米/秒。全河落差為3560米,水力資源1332萬千瓦(包括支流大渡河、青衣江為4888萬千瓦),占四川全省的18.85%。上遊建有魚子溪、映秀兩電站。水運年貨運量居四川各河流第4位。年漂運木材達50萬立方米,僅次於大渡河。

  青衣江為僅次於大渡河的岷江最大支流,又有雅河、若水、羌河等名。因流經古青衣國而得名,有說因水色青故名。發源於巴郎山和夾金山,上遊為寶興河、天全河和滎經河。在飛仙關合流後始稱青衣江。飛仙關、千佛巖分全河為上、中、下遊段,於樂山草鞋渡與大渡河相遇,全長276公裡。青衣江是四川省年降水和徑流深值最大河流,後者達1000~1800毫米,水量充沛。河口流量565立方米/秒,水力資源424萬千瓦。流域內森林覆被率達26.3%,居四川省境各河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