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天山南麓重要綠洲。位於塔裡木盆地北部。面積1.5萬平方公裡,人口33.17萬。縣府駐庫車鎮。據《西域同文志》,“波斯語庫為此地,車為眢井(即坎兒井)”。縣城附近現有坎兒井遺址。庫車附近地區西漢時為龜茲國,東漢時西域都護府駐庫車,唐龜茲都督府和龜茲鎮(軍事據點)亦駐庫車。《大唐西域記》等書亦稱屈次、邱茲、屈茲。《元史》作庫徹,均為對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設庫車辦事大臣,光緒九年(1883)置庫車直隸廳,1902年改直隸隸州,其時州境包括新和、沙雅。清末沙雅縣析出,1913年直隸州改庫車縣,1930年析出托克蘇縣(後改稱新和)。縣境北為天山,南為塔裡木、渭幹、庫車等河流沖積平原。天山有煤、銅等礦產,清曾設銅廠鑄幣。煤礦已開采。東部依奇克裡克有小型石油礦,年產原油數萬噸。縣境所在庫車盆地內含鹽巖層達萬餘平方公裡。南部荒漠草場產著名羔皮羊。山前平原熱量資源豐富,庫車城年均溫11.5℃,10℃以上活動積溫4330℃,平均無霜期249 天。產長絨棉、無花果等喜溫植物。著名果品有小白杏、香梨、石榴等。地當交通要道,主要有沿天山南麓的公路幹線。北起獨山子,3次穿過天山的天山公路以此為終點。民航班機可至烏魯木齊市。在縣境北部海拔2000米處公路旁有高山湖大龍池。縣境附近文物古跡甚多,沿渭幹河峽谷有千佛洞石窟(見克孜爾石窟及庫車境內石窟),為僅次於敦煌的藝術寶庫。附近還有古代渠道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