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重要河港和工商業城市,省轄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下遊。轄2區及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5縣。面積1.6903萬平方公裡,人口352.75萬人;其中市區面積12.8平方公裡,人口28.6萬。江門又名蓬江。秦至漢為四會縣地,三國以後屬新會縣轄。明以後漸發展為三角洲西南部貨物集散中心和水運碼頭。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951年由新會縣析置市。交通位置優越。西江分叉江門河(一名蓬江)由此出崖門入海,江門又處在西江溝通潭江的咽喉喉上,南通大海,北上廣州,東接石岐,西抵四邑(新會、開平、臺山、恩平),內河輪渡和淺水海輪皆可自由進出,為廣東外貿出口港之一。江門也是粵西公路起點和水陸轉換碼頭,向為四邑、南路(高雷一帶)與省城和港澳貿易樞紐,大批物資在此吞吐,轉運廣州或出口。唯河道較狹窄,輪船難以回旋。城區地勢較低,常受洪水威脅。市區中心是商業區,北部為工業中心,市郊的外海則是化工區。主要工業部門有制糖、造紙、化工、造船等。著名江門甘蔗化工廠位於市區東北部,是中國大型蔗糖綜合利用廠之一。藤竹等手工制品以精工美觀暢銷國內外。市郊以產水稻為主,並盛產甘蔗、蔬菜、塘魚、生豬、水果等。市郊白沙村有明代理學傢陳白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