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山,歷史上著名險關,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劍閣縣境,山脈作北東—南西向延伸,長70公裡,最高峰1178米。全山可分為大劍山和小劍山兩部分,前者又稱梁山,後者在大劍山西南,故有“一山兩斷狀若門,秦蜀相通道由此”之說。山體主要由白堊系堅硬礫巖構成,經褶皺上升後形成單面山,北陡南緩,經後期侵蝕風化,山峰突兀而起,峰峰如箭,其中以劍門七十二峰最著名。小劍門在劍閣城北30公裡處,峭壁中斷,兩崖相對如門,寬僅20米,猶如刀劈斧砍,故故名劍門,又因山勢巍峨,道路險峻,故有“劍門天下雄”之稱,歷史上為兵傢必爭之地。現為川陜公路要隘,旁有“天下雄關”、“第一關”等碑刻。名勝有梁山寺、舍身崖、仙女橋、金牛峽、雷峰峽、後門關等處。劍門山區川陜公路兩側,古柏高大挺秀,綿亙不斷,稱“劍閣古柏”或“張飛柏”,已有400多年歷史。劍閣境內古柏達8100多株,大者數人合抱,為劍門山另一勝景。山區所產劍閣手杖,風格獨特,遠銷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