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和開發漢江的關鍵工程,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和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效益。位於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區北面丹江入漢江處。初期工程於1973年建成。主壩長1141米,高97米,頂寬26米。大壩上遊庫區,向西沿漢江河谷上溯至湖北鄖縣西嶺,向北沿丹江延伸至河南淅川,形成巨大V形人工湖,庫容209.8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78億立方米。大壩下遊左側為水電站,裝機6臺,總容量90萬千瓦,年發電量37.4億度,是鄂、豫兩省電力系統的骨幹電源。大壩右岸裝有升船機,可可升降150噸級船舶,設計年通過能力82萬噸。大壩蓄水後,配合下遊杜傢臺分洪等工程,可防止漢江中、下遊洪澇災害。大壩東北方建有引水灌溉渠首兩座;陶岔進水閘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清泉溝進水閘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設計年引水總量40億立方米,前者通過引漢總幹渠,可自流灌溉河南省南陽地區;後者可灌溉湖北省“三北”(襄陽北部、棗陽北部、老河口北部)地區,合計灌溉農田74萬公頃,遠景引漢總幹渠可繼續向北伸延,即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至峽西白河之漢江河段,原有灘險48處,隻能行駛50噸級木船,建壩後庫區灘險大部被淹沒,150噸級船舶可駛抵白河。庫區有可養魚面積6.2萬公頃,鮮魚產量有較大增長。沿岸還盛產蜜柑。

丹江口水庫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