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理論高級研究機構,全軍軍事學術研究的中心和計畫協調機構。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設有戰略、戰役戰術、軍制、軍事歷史、外國軍事、軍事百科、毛澤東軍事思想、軍事運籌分析、軍隊政治工作等研究部門和計畫組織、政治工作、院務工作機關。基本任務是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和作戰經驗,中國歷代的、外國的軍事理論和經驗,探索現代條件下武裝力量建設和人民戰爭的規律,為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反侵略戰爭服務。

  軍事科學院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決定,於1958年3月15日正式成立。葉劍英領導創建工作,並任第一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該院成立以來,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從實際出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開展瞭許多重要項目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培養瞭一批學術研究骨幹,建設瞭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軍事理論研究隊伍,對於推動全軍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軍事科學,促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主要成果有:K.馬克思、F.恩格斯、В.И.列寧、И.В.斯大林和毛澤東的軍事文選、文集及有關的研究論著;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戰役、戰術、軍制、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論著,有關建軍、作戰若幹重要問題的建議、報告與論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共同條令、條例,合成軍隊的和步兵的戰鬥條令、教令;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史和戰例;中國歷史上的戰史、戰例和軍事名著的譯註;外國軍事學術的研究論著和軍事著作的譯著;軍語、軍隊標號、軍事辭書等。出版有多種軍事學術刊物。

  面對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新技術革命對軍事的影響,軍事科學院正根據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提出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對國防發展戰略和建軍、作戰重大現實問題的學術研究,實行開放型研究,以適應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建設、軍隊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