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湖南等省地方勢力為維護地盤和統治權而提出的政治主張。最早提出這個口號的是湖南軍閥譚延闓、趙恒惕。湖南人民在南北戰爭中,飽嘗兵禍的痛苦,厭惡外省軍閥統治本省,1919年12月發動瞭驅逐皖系軍閥張敬堯的運動。1920年7月湖南督軍譚延闓通電全國,表示要“順應民情”,實行民治,“采民選省長制,以維湘局”。湘籍名流熊希齡、梁啟超進一步主張依照美國聯邦制,由各省自製省憲法,實行自治,並號召召開聯省會議,成立聯省自治政府。11月趙恒惕取代譚延闓主持湘政政,繼續推行“自治”和“制憲”活動,並發表“聯省自治”通電,派人到四川等地聯絡。1922年1月公佈瞭《湖南省憲法》,企圖在北京政府和廣州國民政府之外,再建一個全國性的聯省自治政府。譚延闓、趙恒惕提出的“省自治”和“聯省自治”先後得到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浙江和奉天等省地方軍閥的響應,形成一個規模很大的要求省自治和聯省自治的高潮。在直系軍閥吳佩孚推行以武力統一的局勢下,西南各省軍閥都高唱“自治”,以圖割據自保。廣東的陳炯明也標榜“聯省自治”,阻撓北伐,並發動反對孫中山的軍事政變,建立地方封建割據。江西的直系軍隊首領陳光遠,也曾利用“聯省自治”口號以擺脫困境,並與陳炯明建立秘密“聯防”。盧永祥為鞏固皖系勢力控制浙江,用自制省憲等辦法,抵制直系的侵入。奉系軍閥張作霖在首次直奉戰爭失敗後,也曾宣佈“自治”,並出任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

  在地方軍閥推行“聯省自治”的過程中,社會上出現瞭一些團體,如“各省區自治聯合會”,“自治運動同志會”,“旅滬各省區自治聯合會”等。在一些團體的章程中也反映瞭資產階級和某些進步人士的民主要求。蘇浙皖人士曾利用聯省自治口號,於1924年推動浙江自治和蘇、浙、皖三省聯省自治,以抵制直系軍閥孫傳芳的殘暴統治。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後,聯省自治的主張無人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