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和同一市場上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主要指在生產上或在消費中相互有聯繫、有影響,或者能互相代替使用的商品之間的比價關係。

  決定比價的因素 在中國主要有三個因素:①商品的價值(或價值的轉化形態)。各種商品的價值比例是商品比價關係的基礎,但由於商品價格偏離價值的程度不同,兩者不會完全一致。②商品的供求關係。③國傢的有關方針政策。在某些商品長期供求不平衡的情況下,,國傢為瞭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保證國民經濟的平衡發展,往往通過調高或調低價格來調節生產和流通,指導企業的投資方向。對於需要鼓勵生產或限制消費的商品,規定比較高的價格;對於需要限制生產和鼓勵推廣使用的商品,規定比較低的價格。此外,確定商品比價還要參考歷史資料,以避免商品比價的重大震蕩,或在有必要作重大調整時采取相應的補償措施。

  比價的種類 在中國,主要有工農業產品比價、農產品內部比價和工業品內部比價三種。

  工農業產品比價 同一時間同一市場工業品銷售價格與農產品收購價格之間的比例關系。有兩種計算方法:

  ①用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與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計算的綜合交換比價,即:

  工農業商品綜合比價指數 反映工農業商品交換比價的總趨勢,可用以觀察不同時期農民用農產品換回工業品數量的增減情況。

  ②用某種工業品零售價格與某種農產品收購價格計算的單項交換比價,即:

它反映某一工業品和某一農產品交換比例的發展趨勢,可用以觀察不同時期農民用某種農產品換回某種工業品的數量。例如,1公斤糧食可換多少食鹽等。

  農產品內部比價 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各種農產品價格之間的比例關系。主要包括:糧食作物與主要經濟作物之間的比價關系;糧食作物與以糧食作物為飼料的畜產品之間的比價關系;某些可替代農副產品之間的比價關系,如豬、牛、羊肉之間,肉、禽、蛋之間的比價關系。

  工業品內部比價 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各種工業品價格的比例關系。主要有:基礎工業產品與加工工業品比價;重工業品與輕工業品的比價;以工礦產品為原材料制造的產品與以農副產品為原料制造的產品之間的比價;新產品與老產品的比價;成品與半成品的比價;主機與部件、配件之間的比價;成品與加工協作件的比價;高檔消費品與普通消費品的比價;主產品與聯產品、副產品之間的比價;耐用品與易耗品的比價;代用品之間的比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