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北京至杭州的運河。近人稱大運河。它通連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太湖和錢塘江各水系,為中國南北主要航道。1924年實測全長為1782公裡,今實測為1794公裡。

  開鑿 大運河的江南段和江淮段(吳王夫差所開邗溝)在春秋末已通航。東漢曹操(155~220)開白溝和平虜渠,在今臨清以北一段。隋煬帝時,開通濟渠(洛陽西苑入黃河、淮河至今淮安)、永濟渠(洛口北通今北京南之涿郡),並疏浚浚江南運河(今鎮江至餘杭)。南北水系基本連接起來。這是隋唐大運河(見彩圖)。南宋時,黃河改道,泗水南段、徐州以下的河道為黃水所奪。元至元間先開濟州河(濟寧北至今東平縣須城西南之安山),又開會通河(安山至臨清),兩段後通稱會通河。這就脫離瞭隋唐運河通洛陽的故道。由臨清北至天津利用衛河通航,稱南運河;由天津至通州利用白河,稱北運河。後又開通州至大都(北京)一段,稱通惠河。京杭大運河至此全線打通。

隋代開鑿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中國畫)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水源 運河水源盡量利用瞭天然湖泊河流。其中最缺水的有兩段:一是通惠河。由元都水監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郭守敬(1231~1316)設計施工,引用昌平白源泉和西山諸泉。二是會通河。在汶河上建堤城壩(在今寧陽縣北),分汶水入洸河;在泗水上利用金口堰(在兗州城東)分水西流合洸河至濟寧入運河,南北分流。由於濟寧北面地勢較高,水流不暢,元代會通河運量不大,漕運量僅占海運的1/10。明初,黃河決口,沖斷、淤塞瞭會通河。永樂時遷都北京,永樂九年(1411)重開,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議,在堤城下遊建戴村壩,逼汶水西南流至汶上縣南旺鎮,分流南北入運河。分流比例南三北七(一說南四北六)。由於南旺地勢最高,後來南旺分水就代替瞭濟寧分水。這兩處缺水段都大量建閘控制,會通河上有三四十座閘;盡量引用兩岸泉水和利用沿途湖泊作為調蓄水櫃(水庫)。其餘如常州至鎮江段和後來的泇運河都缺水,也有類似措施。

  運河與黃河 運河一方面利用黃河,一方面避黃河之害。最初徐州至清口利用黃河行運,航道最艱險。明萬歷三十年(1602)自夏鎮(今山東微山)經臺兒莊至宿遷開泇運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自宿遷接開中運河至清口。於是黃運分開,僅在清口有幾裡長的共同河道。原引黃水接濟山東段運河,後來由於泥沙淤積,利不勝弊,也盡量避免。又黃河在徐州以上北岸決口往往沖決運堤,淤積運道。明中葉黃河北岸修成太行堤。嘉靖四十四年(1565)把濟寧以南原在昭陽等湖(今山東南四湖)西面的運河改到湖東,名南陽新河,黃河決水時可利用湖泊得到緩沖。

  淤塞和修整 黃河、淮河和運河在清口匯流,由於黃河泥沙的淤積,淮水不易流出,運道梗塞。自晚明至清前期修築洪澤湖大堤(高傢堰),建成洪澤湖水庫,利用它調蓄洪水,抬高水位,逼水出清口。一方面可防淮河洪水,一方面可灌註裡運河(江淮段),並可沖刷黃淮合流後的河道。清代修建瞭許多工程於清口,所謂“治黃、導淮、濟運,萃於清口一隅”,但成效有限。淮河洪水常從高傢堰南端溢出,從運河南入長江,或由運河東堤向裡運河地區分泄入海,造成裡運河淤塞。至嘉慶、道光時清口已很難通航,最後隻能用“倒塘灌運”法,即在裡運河口修建一個類似現代船閘的大型塘河來通漕運。漕糧也試行海運。

  太平天國起義,攻占運河南段。清政府漕糧改行海運。咸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自大清河入海(今黃河道)。黃河和運河改在張秋鎮以南交叉,通航更難。於是以輪船海運和後來的鐵路交通代替瞭運河。清末和中華民國初,會通河淤斷,交通繁忙的大運河完成瞭歷史使命,僅能局部通航。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江南運河、江淮運河以及淮陰到濟寧段運河先後開寬修整,各段年運輸量可達一二千萬噸。隨著各段運河逐步開寬修整,古老的大運河將以新的面貌出現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