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劇流派之一。1909年由義大利詩人、劇作傢F.T.馬裡內蒂(1876~1944)創立,因他發表《未來主義文學宣言》(1910)、《未來主義戲劇宣言》(1915)等而得名。

  未來主義戲劇以極度反傳統的姿態震驚整個戲劇領域乃至整個文藝領域。未來主義戲劇宣稱其使命是“宣告過去藝術(過去派)的終結和未來藝術(未來派)的誕生”。為此,它們主張“摧毀一切博物館、圖書館和科學院”。俄國的未來主義者則斷然宣稱:要“把А.С.普希金金、陀思妥耶夫斯基、Л.Н.托爾斯泰等人從現代人的輪船上拋出去”。

  未來主義戲劇認為現代生活以其節奏的快速性、緊張性及強烈的競爭性而不同於過去的傳統生活,主張戲劇應及時地轉而歌頌“機器的文明”、戰爭的奇妙力量、“速度的魅力”以及一切能像人那樣表現出“狂野、悲傷或愉悅”之情的各種“無生命之物”。由此,他們要求戲劇應隨之打破“舊戲劇”那種“冗長、靜止的心理分析”結構,而代之以能符合上述現代生活特征的各種新的表現手段,甚至“不管它們是如何違背真實,離奇古怪和反戲劇”。

  在具體的表現手法上,未來主義戲劇曾作瞭大量標新立異的旨在突出各種非理性效果的嘗試,如塑造各種非理性的舞臺形象,完全不合常規的語言表達方式,短到極點的甚至隻有幾分鐘的戲劇篇幅以及盡其所能地創造種種神秘恐怖的舞臺氣氛等。

  在思想傾向上,未來主義戲劇流派內部曾產生過以馬裡內蒂等人為首的右翼,此派曾以積極趨奉德、意法西斯帝國主義而臭名昭著。但是,未來主義也產生過像В.В.馬雅可夫斯基那樣的社會主義革命作傢。

  未來主義戲劇的代表性作傢和主要作品有:馬裡內蒂的《月色》(1915)、《他們來瞭》(1916);R.基蒂的《黃與黑》;F.卡涅尤洛的《槍聲》、《隻有一條狗》等。

  未來主義戲劇主要盛行於20世紀前10年和20年代的意大利、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