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福克勒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傢之一。出身於兵器製造廠廠主傢庭。他是雅典民主派領袖伯裏克利的朋友,曾被選為雅典十將軍之一。他寫瞭120多部劇本。獲獎24次。完整的劇本隻傳下7部悲劇。

  索福克勒斯既既相信神和命運的無上威力,又要求人們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榮時期思想意識的特征。他根據他的理想來塑造人物形象,即使處在命運的掌握之中,也不喪失其獨立自主的堅強性格。和埃斯庫羅斯不同,索福克勒斯認為命運不再是具體的神,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

  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約公元前450~前447)寫進攻特洛伊的名將大埃阿斯由於沒有得到阿基流斯遺留的武器而企圖殺害阿伽門農等將領的故事。索福克勒斯抨擊瞭埃阿斯的傲慢作風,埃阿斯最後自殺身死,也是他進行自我懲罰的行動。

  在《安提戈涅》裡引起悲劇沖突的導火線是埋葬死者的問題。悲劇英雄安提戈涅是忒拜國王俄狄浦斯的女兒,她的哥哥波呂尼刻斯是個叛國者,安提戈涅違反法令、埋葬瞭波呂尼刻斯的屍體,最後被囚禁在墓室中自縊而死。悲劇主要是表現安提戈涅和繼承瞭王位的克瑞翁之間的矛盾沖突,亦即關於宗教道德的“神律”和政府法令之間的矛盾沖突。安提戈涅既不能違反法令、又必須尊重“神律”,這就形成瞭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索福克勒斯看來也就是命運問題,安提戈涅以自我犧牲的行為來維護宗教傳統,受到索福克勒斯的高度稱贊。

瓶畫:安提戈涅和克瑞翁

中國哈爾濱話劇院演出《安提戈涅》劇照

  《俄狄浦斯王》(約公元前430~前426)是索福克勒斯最著名的悲劇,劇中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根據預言得知他將死於兒子之手,在兒子俄狄浦斯出世後便把他拋棄,這孩子後來被科林斯國王收養成人。有一天,俄狄浦斯聽到他將殺父娶母的可怕預言,便逃往底比斯,途中碰上拉伊俄斯,在爭吵中將對方打死。緊接著,他又為底比斯人制服瞭人面獅身的女妖。俄狄浦斯被選為底比斯國王,並娶拉伊俄斯的寡後為妻。就這樣俄狄浦斯終於不知不覺地犯下瞭殺父娶母的罪行。根據神示,他必須找到殺死拉伊俄斯的兇手才能消除天災。俄狄浦斯最後發現自己不僅是他要捉拿的兇手,而且是娶母為妻的罪人。因此他刺瞎瞭雙眼,自願承受流放的懲罰。俄狄浦斯的命運是殘酷的,他反抗命運的鬥爭精神也是十分堅強的。在同命運展開搏鬥的過程中,他的民主意識、自由意志、愛國思想、社會責任感以及自我犧牲精神,都表現得非常突出。

《俄狄浦斯王》劇照

  索福克勒斯的《埃勒克特拉》(公元前419~前415)的情節和埃斯庫羅斯的悲劇《奠酒人》相仿,寫的都是埃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為他們的父親阿伽門農復仇、殺死他們的母親克呂泰斯特拉及其姘夫的故事,但是索福克勒斯強調表現的是埃勒克特拉的勇敢堅定的性格。劇中不存在復仇神對俄瑞斯忒斯的威脅,著重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特拉基斯少女》(公元前409?)寫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被他的妻子得伊阿尼拉毒死的故事。赫拉克勒斯曾用毒箭射死一個企圖對他的妻子行使暴力的半人半馬的怪物。臨死時,這個怪物把毒血送給他妻子,並說如果赫拉克勒斯對她不忠實,毒血可以為她索回愛情。後來,得伊阿尼拉由於對一個被俘的少女產生疑心,便把抹上毒血的長袍送給赫拉克勒斯,結果把他毒死瞭。

  《菲洛克忒忒斯》(公元前409)所描寫的是一段有關特洛伊戰爭的神話故事,突出表現愛國主義和個人榮譽之間的矛盾沖突。

  《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約公元前407~前401)寫俄狄浦斯經過流放之苦,在雅典國王忒修斯的保護下神秘地死去的故事。在這部劇本裡,俄狄浦斯表明他是無罪的。索福克勒斯不僅對俄狄浦斯深表同情,同時對忒修斯也作瞭熱情的歌頌。

瓶畫: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

  古希臘悲劇在索福克勒斯手裡已經達到成熟的境界。他的悲劇情節集中,結構嚴密完整,人物性格鮮明,語言樸質精練,富於表現力。他開始用第3個演員,盡量減少合唱隊的抒情成分,相應地增加戲劇成分,並使合唱隊參加戲劇動作,發揮演員的作用。

  

參考書目

 F.R.Earp,The Style of Sophocles,Cambridge,944.

 A.G.A.Waldock,Sophocles,The Dramatist,Cambridge,1951.

 T.B.L.Webster,An Introduction Sophocles,2nd ed.,London,1969.